北京首個碳排放交易抵消項目—順義區碳匯造林一期項目,近日在北京環交所正式掛牌,它的啟動意味著重點排放單位有了更多碳交易履約的方式。
這一項目可掛牌交易的
政策基礎,是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發布的《北京市碳
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試行)》。北京也由此成為國內首個發布碳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的試點省市。
“碳排放權抵消”聽起來有些專業和陌生,實際上并不復雜。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碳交易的主要標的為二氧化碳排放配額,重點排放企業都有一個由政府部門核定的配額,有盈余的單位可以將多余的配額拿到碳
市場上出售,配額不足的單位則需要到
碳市場采購。“碳抵消機制可以看成是碳市場中為配額交易提供的一個補充機制,即允許重點排放單位通過到市場中購買風電場、碳匯林等項目所實現的碳
減排量,用來抵消企業的實際碳排放,從而完成碳交易履約。”這位負責人說。
對于買入方而言,引入抵消機制有利于增加企業靈活選擇的空間并降低成本,對于出售方而言,這將使得種種
節能低碳措施取得的成果可以量化變現,達到鼓勵在碳交易覆蓋范圍之外開發更多減排項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