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指導公正高效審理各類涉碳案件,為推動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專門立法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隨著應對氣候變
化工作的持續推進,涉碳
問題和案件數量、領域均呈擴大趨勢。在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重點排放單位虛構、捏造、瞞報、漏報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未按時履行足額清繳義務,行政機關責令其限期改正后逾期未改正、未補繳
碳排放配額;一些檢驗檢測機構出具虛假檢測報告;企業碳排放配額和核證自愿
減排量交易中相關企業遇到司法凍結、擔保糾紛等問題。此外,還有部分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等未按照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管理要求公布融資所投項目的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信息。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踐中,雖然已依據現有規章制度授權進行了嚴肅處理,但受限于應對氣候變化法治建設尚未完善,缺乏上位法支撐,對一些問題特別是碳排放數據弄虛作假等問題的查處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地方相關部門在處理上述涉碳案件時也需要得到更好的司法指導,以便更好發揮各自監管職能。
《意見》對溫室氣體排放侵權糾紛、適應氣候變化行政補償、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糾紛、綠色金融糾紛,碳
市場交易機制下的碳排放配額和核證自愿減排量交易及擔保糾紛、碳排放配額清繳行政處罰、涉碳排放配額和核證自愿減排量金錢債權執行和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糾紛等案件均提出了公正、科學、嚴密的審理意見,進一步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科學回應了應對氣候變化和
碳市場諸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穩妥有序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推動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專門立法,是落實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工作需要,是落實依法治國的需要,對于展示我國積極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也有重要意義。2022年初,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工作被列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2022年工作要點,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應對氣候變化立法的高度重視。
《意見》提出貫徹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的總體要求,通過建立完善涉碳案件審判機制、著力提升專業化審判能力和推動開展綠色低碳社會行動示范等措施,持續深化環境司法改革創新,為后續推動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專門立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