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山東省濟寧市生態環境局金鄉縣分局 減污降碳協同推進 生態文明建設再啟新程

2023-2-20 14:39 來源: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

金鄉縣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并重的監督管理機制,統籌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創成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邁入發展新階段。

 一、依托國家戰略,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全面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強化環委會、指揮部統籌協調和督導考核,全面壓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構建齊抓共管大格局。一是有力促進黃河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組織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和專題調度會議7次、現場督導15次,通過下發提醒函、督辦單和約談等方式強力推進落實,2022年49項任務完成銷號47項,2個省重點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二是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取得階段性成效。成立由書記和縣長任總指揮的高規格督察整改指揮部,召開例會12次,以PPT形式逐項通報整改落實情況,推進整改工作走深走實。2022年消除了4.9平方公里污水管網空白區,關停5家淘汰整合類水泥粉磨企業,光伏發電并網規模累計達到31.2萬千瓦,按期完成國三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推進實施廢棄農膜回收貯存和綜合利用網絡建設項目,其他問題均按序時進度正常推進。三是落實新一輪“四減四增”三年行動,持續加強污染源頭防治。壓實工作責任,加強專班力量,健全內外協調聯絡機制,深入調整產業、能源、運輸、農業投入與用地結構。2022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5.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5.9%、單位GDP能耗下降3.1%、規上耗煤企業煤炭消費量124.30萬噸、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18%、農藥化肥使用量逐年降低。

 二、謀求綠色發展,激發減污降碳潛力。立足產業發展現狀,落實財政支持補貼政策,加強技術幫扶指導,探索重點行業企業減污降碳新路徑。一是加大財政補貼,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升級改造。針對燒結磚瓦行業升級改造,出臺淘汰關停補貼政策,鼓勵、引導8家磚瓦生產企業關停整合,共發放獎補資金365萬元,淘汰磚瓦產能7.3億塊/年,實現顆粒物減排25噸/年、二氧化硫減排255噸/年、氮氧化物減排80噸/年。針對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作,加強執法監督和技術服務,推動71家工業涂裝、包裝印刷企業實現低含量原料替代;實施102家重點企業提標升級改造,共落實獎補資金407萬元,實現揮發性有機物減排230噸/年,有效遏制臭氧污染。針對國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更新,創新“拆卸-獎補”一站式服務,逐一與車主見面,協助辦理報廢更新和各項補貼手續,共發放獎補資金96.8萬元,報廢更新機械204輛,推進國三以上及新能源機械升級占比達到69.05%。二是加強幫扶指導,服務企業綠色發展。強化生態環境要素保障,創新“環評審批服務單”、環評“打捆”審批、簡化環評文件編制等舉措,2022年以來共審批環評報告書項目23個、報告表項目56個,核發排污許可證207份。發揮技術資源優勢,在企業績效等級申報、高鹽廢水技術改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給予幫扶指導,受理并解決企業訴求問題150余條。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將污染輕、風險低、守法意識強的27家企業列入正面清單,開展非現場執法177次,實現線上線下監管融合。嚴格自由裁量,對非主觀惡意、且后果輕微的違法行為落實“不罰輕罰”。2022年以來共辦理減輕處罰案件5件,累計減免罰款83.85萬元。三是持續推進重點污染防治項目建設,實現主要污染物逐年減排。2021年以來,共實施凱賽(金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工業VOCs治理項目、山東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VOCs治理項目等大氣減排項目12個,實施金鄉盛運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等水減排項目6個,實現COD、氨氮、氮氧化物、VOCs四項主要污染物分別減排412.4噸、49.6噸、341.5噸、121.7噸。

 三、提升監管效能,約束污染排放行為。以“三線一單”為引領,加強重點園區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不斷提高科技治污水平,嚴格環境執法監管,督促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一是以新材料產業園為重點,探索建立集約、綠色、環保、循環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推進完善園區產業準入制度,完善三級專家評審機制,2022年以來,共引入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項目6個,共否決不符合產業定位、污染物排放量大、環境風險隱患較大或涉重金屬項目50余個。嚴守園區環境質量底線,健全重點企業固定源、區域環境質量及有毒有害氣體實時監測預警網絡,構建水環境三級防控體系,實施危廢產、儲、運各環節全流程跟蹤管理。積極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不斷完善環境基礎設建設,推進“環保管家”、“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進園區,力爭盡快獲得上級創建批準。該項“三線一單”落地應用典型案例被省生態環境廳發文推廣。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提升環境監管能力。投資490萬元建設固定點氣溶膠激光雷達和走航監測系統,購置便攜式VOCs紅外攝像儀,實現對顆粒物的動態監測管控,實時更新大氣污染地圖,為精準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技術支撐。投資480萬元建設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環境空氣(VOCs)自動監測站項目,對119種大氣污染物進行實時監測和溯源分析。投資692萬元建設濟寧新材料產業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系統,對有毒有害氣體泄漏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響應”,為突發環境事件預警提供信息支撐,確保園區生態環境安全。三是深入推行規范化行政執法工作,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以執法大練兵活動為載體,培訓提質、實戰強兵,不斷提高執法人員整體素質。濟寧市生態環境局金鄉縣分局2021年執法大練兵成績全省第2名,被生態環境部評為表現突出集體,被省生態環境廳記集體二等功。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導向,強化環境信訪辦理,落實有獎舉報制度,對環境違法行為進行精準打擊。2022年共辦理各類信訪601件,獎勵信訪人35800元,排名全市第2位。以專項執法檢查為抓手,聚焦污染防治百日攻堅、河流斷面水質保障等階段性重點任務精準發力,2022年共檢查企業1300余家次,立案查處69家,處罰款261.4463萬元,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3人。

 四、改善環境質量,全力推進示范區創建。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繼續保持力度、延展深度,突出精準施策、科技賦能,以更高標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一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全力攻堅大氣污染防治,借助激光雷達、無人機等技術手段,落實揚塵源、工業源、移動源、生活面源綜合治理措施。2022年PM2.5濃度4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66.2%,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目標。2023年1月份,我縣PM2.5濃度為9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4.4%,改善率在全市排名第3位;優良率42.5%,改善幅度全市排名第1位。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推進7個南四湖流域生態治理重點項目全部完工,開展各類面源污染整治活動,排查治理環境隱患1590余處。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3個村、黑臭水體治理48處。2022年萬福河清河國控斷面、老萬福河孫橋村省控斷面均值達到地表水Ⅲ類水標準。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和危固廢監管,2022年以來共完成37個轉“一住兩公”建設用地地塊和4個“土地進出平衡”轉耕地地塊土壤污染調查評估,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強化107家產廢企業、1家危廢處置企業和1家危廢收集企業監管,防范化解環境風險,近年來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2022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與水循環利用論壇、省生態環境廳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現場會在我縣召開,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管理培訓班蒞臨我縣實地考察調研。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文明素養。在干部隊伍能力建設方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增添新活力。2022年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集體學習研討2次,黨校干部學院開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教育培訓3次,培訓科級以上干部336人。在宣傳活動方面,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兩微”平臺,廣泛開展線上宣傳活動,2022年以來,共發布微博3萬余條、微信公眾號文章785篇。持續開展“4.22世界地球日”“6.5環境日”“6.6全國低碳日”等線下主題宣傳活動,引導群眾自覺節能降耗,愛護環境,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生態街巷建設方面,通過環境整治、設施完善、墻畫繪制、展板懸掛,生動展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果,將我縣向陽街中段建設成特色鮮明的生態金鄉文化街巷。四是順利完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金鄉縣于2022年9月份獲得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資格,第一時間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創建工作部署會議落實責任、分解任務。委托第三方編制了創建規劃,組織18個縣直部門完善36項指標材料,于9月底順利通過專家評審,12月底被省生態環境廳命名為第三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