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項目也成為了成功注冊的清潔發展機制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
此前,中國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項目,也成為了成功注冊的清潔發展機制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要在理縣、茂縣、北川、青川、平武5個縣的21個鄉鎮28個村境內的部分退化土地上建立多功能人工林2251.8公頃。項目的合同規定,老百姓只需要提供土地,管理好樹林,通過碳匯收益獲得分成。30年后,這些林子及其附屬設施都將歸村民所有。這里的
碳交易變成了一場全民運動。
實際上,該項目從2004年就已經著手準備,2008年通過審查,2009年底,低碳亞洲公司與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簽訂碳匯項目
減排量貿易協議,碳交易正式生效。
該項目的森林碳匯計入期為20年,可更新兩次,共計60年。第一個計入期20年(2007~2026年),可吸收4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年均23030噸。那么,60年4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按照目前中國
市場10美元/噸的價格估算,價值約400萬美元。
今年8月,記者從平武縣林業局獲悉,通過造林出售碳匯指標,平武縣高村鄉五一村創匯已達10萬美元,預計今年全年,碳匯交易將帶來18萬美元的收益。
種樹種出碳交易,還能換美元,在四川激起了漣漪。據悉,四川如今正在醞釀今后跟國際上有減排需求的公司雙邊合作碳匯造林,將種樹碳交易繼續下去。
就連馬云也種下了碳匯樹,而且平安保險、中石油等企業都在種樹減碳。看來,這種新型的碳交易方式似乎更加流行。
專家稱,和“另類”碳交易相比,中介更加青睞企業
節能減排碳交易,因為獲利快,周轉快。而林業碳匯的優點在于它沒有
節能減排量的要求,即使是面對不確定因素頗多的《京都議定書》,它也不會因為碳資源枯竭而沒有碳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