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30個國家中,有26個國家在小學課程中某種程度上注重環境教育。拉丁美洲政府間環境教育平臺環境教育網絡于2023年1月27日推出了《環境教育資源指南》,旨在吸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小學教師和環境教育工作者的參與。
拉丁美洲政府間環境教育平臺環境教育網絡于2023年1月27日在基多推出了一個旨在加強環境教育的新工具——《環境教育資源指南》。該指南是厄瓜多爾環境教育周的一部分,由厄瓜多爾環境、水和生態過渡部和教育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簡稱環境署)合作舉辦。
該指南的目的是向小學教師和環境教育工作者提供關于將環境主題和概念納入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系統的參考材料。該指南包括十個環境主題章節:氣候變化、環境教育、水、空氣、土壤、能源、可持續消費、生物多樣性、廢棄物管理和生態系統恢復。
厄瓜多爾環境、水和生態過渡部、水資源副部長奧斯卡·羅哈斯(óscar Rojas)說:“我們有責任采取第一步,加強環境教育并使其適應我們當地的實際情況。這無疑將有助于今世后代積極參與保護和保護環境。”
應對氣候變化、污染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這三重行星危機,需要讓公民和年輕一代了解這些
問題和可用的選擇。要做到這一點,投資于環境教育計劃、培訓以及教師和培訓人員的適應性資源是關鍵,因為它們支持學校和社區的變革前線。
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消費和生產及消費者信息干事兼環境培訓網絡協調員Tomas Declercq說:“盡管全球對氣候、自然和污染危機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有所提高,但這并沒有導致轉型行動和行為的改變。這一操作指南將改善思維定勢和技能,使自然及其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聯系越來越多地納入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系統的主流。”
在整個2023年,環境署和該網絡的國家成員將與教師和民間社會促進者舉辦次區域研討會,以支持將環境教育納入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系統。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環境培訓網絡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環境培訓網絡(Environmental Training Network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是一個由18個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平臺,致力于加強環境教育進程、合作、培訓和南南合作。
1982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環境部長
論壇授權環境署擔任該網絡的秘書處,該網絡由環境部的國家聯絡點(傳統上是環境教育單位的主任)組成。該網絡通過其信托基金支持其使命和工作計劃。1989年部長論壇批準設立的信托基金通過各國自愿捐款開展工作。迄今為止,已有17個國家作出了貢獻,厄瓜多爾和烏拉圭目前是該網絡的主席國和共同主席國。
國際教育日
2023年1月24日是國際教育日(International Day of Education)。今年國際教育日的主題提醒我們,“為了投資于人,我們需要優先考慮教育。”教育是一項基本人權,它為改善社會、經濟和釋放人的潛力提供了機會。投資對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4.7至關重要,以確保所有學習者獲得促進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環境教育資源指南》在國際教育日的同一周推出,以支持跨學科學習方法,從而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更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