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的相關思考

2023-1-3 10:41 來源: 中國能源網 |作者: 田濤

當前,石化行業雖尚未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但自2013年以來,部分企業卻納入了七個省市地區的試點碳市場;同時,雖然沒有作為行業門類納入全國碳市場,但石化行業的自備電廠卻已納入碳市場;此外,石化行業已開發了大量ccer項目,為經濟社會提供了廉價減排量。由此可見,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可以發揮碳市場的減排機制在促進石化行業低碳轉型中的作用。

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涉及因素諸多,主要需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是碳市場對實現企業減排項目經濟價值的影響大小。暫不考慮CCER項目的情況下,當未納入碳市場時,石化企業實施的碳減排項目產生的減排量無法在配額市場上出售、兌現成經濟效益。而納入碳市場后,企業實施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量可以在配額市場上出售而獲得收益,因此碳市場具有促進減排項目實施的功能。目前,石化行業最重要的碳減排途徑是節能,以碳價50元/噸計,每節約1噸標煤可以減少碳排放2.5噸,因此相比未納入碳市場而言,石化企業納入碳市場后,其實施的節能項目會額外增加125元/噸標煤的經濟效益。而對于石化企業來講,降低1噸標煤的平均節能效益通常在1500元—3000元,這主要是因為石化生產過程會消耗一部分自產干氣作為能源,即原油組分,因此其用能成本比燃煤要高。但即便如此,目前石化企業實施節能項目的投資回收期通常達4—7年甚至更長,由此可以計算噸節能項目的投資為6000—28000元,碳減排成本為2400—11200元/噸。可見,現有的碳價水平相比企業的減排成本較低,這使得碳市場在兌現企業減碳項目的經濟價值上相比項目本身的節能收益較小。

同時,石化行業節能項目的節能量和減排量相比企業動輒幾百萬噸的排放量和配額量小很多,項目實施后的減排效果在企業整體的碳排放量上很難體現出來,因此配額交易的操作難度較大。鑒于石化行業現有的減排技術和手段比較缺乏、實施減排的成本較高,未來加強石化產業的節能降碳技術研發,降低減排成本對于發揮碳市場的價值實現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配額交易市場而言,在履約過程中,只要控排企業的排放量小于配額量,就會產生可出售的配額量,其履約手續簡便;而CCER項目則需要特定的核證手續,但CCER項目具有邊界清晰、減排量容易核算等特點,也可為全社會的碳減排作出貢獻,目前更適合現有石化行業。

二是配額分配。如果僅從碳市場實現碳減排項目經濟價值的功能來講,納入碳市場相比未納入更為有利。但同時,碳市場作為一種政策主導下的排放權要素交易市場,通過排放權(配額量)總量的設定實現碳減排是重要目標,這種目標的確定與國家或行業的宏觀減排目標直接相關。因此,配額量的分配方法對于石化行業是否納入碳市場也具有關鍵作用。如果配額量分配得較為充足甚至超過其排放量,那么石化行業納入碳市場后完全可以通過出售剩余配額實現盈利,但這將不利于約束行業實現自身的減排;如果配額量較為緊缺,考慮到目前石化行業的減排成本較高,而碳市場價格較低,因此石化企業在履約過程的最佳選擇就是購買社會富余配額履約,但由此會支付額外代價,行業本身會背負較多的減排負擔,這樣不但沒有在行業內起到減排作用,反而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其結果是石化行業犧牲部分自身利益拉高碳價,分擔全社會的減排代價。這種由減排成本較高企業分擔全社會減排代價的機制其實也是碳市場的重要功能,但目前石化行業的排放量相比納入碳市場的火電等行業小很多,這種拉動作用會被碳市場巨大的碳配額容量稀釋,對碳價的影響作用效果甚微。

綜上,在理想的碳市場機制下,碳價對減排技術的成本調節比較敏感,碳價會穩定在減排成本上下波動,但是現有減排技術和手段的成本并不能滿足碳價的這種調節要求,顆粒度還比較粗,所以就會導致碳市場形成純買賣碳配額的交易市場,起不到技術創新驅動減排成本降低的作用。因此,現有的碳價與石化行業的減排成本尚不匹配,導致石化企業減排動力不足,若配額分配收緊,將導致石化企業去選擇購買配額,反而增加行業負擔。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