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碳管理體系有待優化
根據報告,中國企業逐漸意識到披露環境信息的重要性。今年,CDP共向中國100家企業發出氣候變化披露邀請。其中,有45家回復了問卷,比2013年的32家增加了40.6%。而且,這42家企業還通過其他途徑,如企業年報、其他合規性文件等披露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排放的表現。
從行業方面來看,雖然2014年金融行業樣本量略微下降(6.45%),但回復量卻是2013年的1.7倍 (17家),從2013年的32%上升到59%。能源行業則從54%上升到63%,進展非常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發現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動性也有顯著提升。對內,71%(32家)企業有董事會指定的個人或專業委員會總體負責氣候變化事宜,80%(36家)企業把氣候變化整合到公司綜合風險管理流程中,近90%(40家)的企業已經把氣候變化整合到了公司商業戰略,從組織結構和戰略制定層面把氣候變化放在了突出位置。對外,企業則加強與
政策制定者、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的溝通,提高自身政策影響力。
同時相較往年,企業識別的風險和機遇數量均有明顯增加。2014年,回復企業共識別出25個氣候變化風險,19個氣候變化機遇。96%的企業識別出潛在的對企業業務經營、收入或支出可能產生影響的氣候變化風險,56%的企業識別出了全部風險。這表明隨著對氣候變化認識 的深入,中國企業風險認識程度和機遇的抓取能力均有所提高,同時也表明了企業對氣候變化的風險的憂慮,開始轉向對氣候變化機遇的關注和重視。
安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中國區合伙人唐嘉欣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它們會因
碳排放對自身的運營方式產生一系列新的革新。評估、透明度和問責機制將推動商界和投資界做出正面的改進。隨著全國7個省市碳
市場試點的陸續啟動和
碳交易活動的開展,中國政府和企業都已跨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相信未來一定能給中國的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新機遇。"可以預見,今后碳排放約束將成為企業經營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多的政策變化風險,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優勢。從戰略層面整合資源建立一個有效的碳管理體系,系統化制定碳目標,管理
節能減碳和應對氣候變化
問題,是企業轉風險為機遇的前提。而根據報告中回復結果顯示,雖然節能
減排項目和應對氣候變化舉措在減碳結果上一致,但絕大多數企業
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在目標、組織結構和戰略層面上并未統一。
少數企業正嘗試把這兩個目標及其應對措施統一起來,但現階段結果并不理想,企業仍需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