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中國上市公司藍皮書:中國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指出,綠色債券
市場發展空間大,發行結構還需進一步優化。
第一,綠債占比較低,發展空間較大。盡管當前我國綠色債券發行快速擴張,但貼標綠色債券在我國總體債券市場規模占比仍較小,不足2%,增長空間較大。
第二,綠債發行主體較為單一,發行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從企業類型來看,國有企業在綠色債券市場的主導地位仍然較強。2021年,在境內發行的綠債中,國有企業發行數量占比高達97%,發行金額占比接近99%。非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綠債發行數量和金額有待提高。
基于以上兩點,藍皮書認為,必須積極推動碳密集型產業轉型,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一方面,要積極探索轉型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等轉型金融工具,加強對碳密集行業低碳轉型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不斷加強綠色金融合作,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加入。2021年印發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是向國際標準靠攏的重要一步。
藍皮書指出,展望未來,中國還需要更大規模的綠債市場來支持“雙碳”目標的達成,并在綠色債券制定標準方面,繼續向國際看齊,引入更多國際標準進一步擴大綠債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