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2021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報告》于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推動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邊會發布。
環境資助者網絡(英文簡稱“CEGA”)于2018年1月29日啟動,是中國環境資助者交流合作的平臺,宗旨是運用戰略慈善的理念,促進環境領域資助方的交流與發展,引領未來環境領域的資助方向,實現環境領域慈善資金社會效益最大化。目前成員伙伴包括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紅樹林基金會、老牛基金會、千禾社區基金會、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中國綠色
碳匯基金會、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自然之友公益基金會、北京綠化基金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及戰略合作伙伴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據悉,這是CEGA連續第四次發布年度報告,向國內外環保公益從業者分享中國環境公益的最新實踐。相比往年的報告,2021 CEGA報告不僅總結成員單位的資助實踐,還擴大了對非CEGA成員基金會環境資助信息的梳理,達到58家,并新增互聯網慈善募捐平臺環保籌款的分析,讓讀者更加了解環保公益領域資源分配的全貌,并特別設置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國家公園三個專題,使報告逐漸成為社會各界洞察中國環境公益發展前沿趨勢的重要工具。
CEGA執行主任張瑞英說:“這本報告是中國環境公益資助版圖,里面包括CEGA成員以及其他環境基金會2021年的資助項目,包括了項目資金、地域和議題。中國環境公益領域的資助方在國內開創性做資助信息共享,并以年報的形式向行業內外的相關方公開,以促進環境資助者的協作。作為載體和見證,這份小小的報告已陪伴國內的主要環境資助者進入第五年,影響日益增加,我們歡迎越來越多的環境資助者加入信息共享的行列,共創環境美好未來。”
報告顯示,CEGA成員單位在2021年為中國環保公益行業提供了約3.06億元的資助,較上年增加3%。自2018年CEGA成員首次提供年度資助信息以來,連續對比發現,成員年度環境資助總額在3億元上下波動。在九大工作領域中,生態保護與修復連續第四年位列接受資助金額的首位,在2021年獲得成員機構提供的約8674萬元的資助,在年度資助總額中占比達28%。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CEGA成員向氣候變化領域共提供3030萬元資助,雖僅占資助總額的10%,但相較往年增長明顯,體現CEGA成員作為中國環保公益領域的主要資助者,正在從減緩、適應等方向出發開展越來越多的氣候變化資助,助力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和全球氣候行動的推進。
為更好展示中國環保公益資助全貌,報告擴大了非CEGA成員年度環境資助分析的覆蓋范圍,從去年的7家增加到今年的58家國內基金會,發現非CEGA成員2021年為環保公益行業提供了約6.39億元的資助,其中83%以生態保護與修復為首要工作領域。報告還新增了互聯網慈善募捐平臺環保籌款的分析,顯示在2022年6月,國內運營中的29個互聯網慈善募捐平臺中有19個登載了籌款中的環保公益募捐信息,共計506條,其累計籌集資金4.13億元,累計帶動9800余萬人次參與,但環保公益在互聯網慈善募捐版圖中占比較低,環保募捐信息條目在多數平臺占比不及10%,在最為主流的騰訊公益和支付寶公益平臺上,環保公益募捐信息條目的占比分別僅為4%和2%,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最后,報告梳理了近20家環境資助方對環保公益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的分析,包括CEGA成員伙伴、非成員基金會,以及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實施的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受訪環境資助方關注環保公益組織能否抓住國家“雙碳”提出目標的機遇,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并建議資助方在自身工作中增加氣候變化視角,擴大工作領域,并圍繞氣候變化議題搭建交流網絡。此外,多家資助方強調跨界聯動,以及經濟下行壓力背景下明確資助策略、尋求合作、關注伙伴成長的重要性。同時,報告通過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國家公園三個專題,讓環保公益領域從業者更加了解發展趨勢和機遇,為機構業務布局和規劃提供參考。
明善道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受邀連續第四年組織編寫了該報告。明善道總裁趙坤寧說,從四年連續對比來看國內主要環境資助者提供的資金額度比較穩定,生態保護與修復領域一直是最受關注的環境議題,氣候變化雖然快速升溫,已成熱門議題,但環保公益領域對其關注和投入還遠遠不夠。展望未來,相信CEGA年度報告將憑借獨特、持續的數據和行業視野,為環境公益資助者提供更多專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