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美國和歐盟計劃本周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公布一項聯合承諾,以進一步減少化石燃料行業溫室氣體甲烷排放,并希望其他國家能夠簽署這項承諾。
根據媒體看到的一份承諾草案,美國和歐盟將同意針對能源行業采取措施,例如制定
政策,抑制天然氣的常規排放和燃燒,并要求相關公司完善基礎設施,堵上甲烷泄漏。
作為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甲烷在排放后20年內的增溫效力是二氧化碳的80多倍,不過在大氣中的分解較二氧化碳稍快一些。在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中,甲烷仍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目標。
農業是全球甲烷排放的主要來源,但專家表示,能源行業可以更快地減少甲烷排放,而且通常成本較低。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從油井和泄漏的天然氣管道滲入大氣。如果被捕獲,它可以作為燃料出售。盡管如此,去年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增幅是1980年代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作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者,美國和歐盟均已經提出了限制油氣公司甲烷泄漏的規定,但這些規定尚未付諸實施。
新宣言將建立在美國和歐盟去年達成的《全球甲烷
減排承諾》上,即到2030年將甲烷排放量從2020年的水平削減30%。
《全球甲烷減排承諾》已經被119個國家簽署,其中包括巴西、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和尼日利亞等全球20大甲烷排放國中的13個。預計40個國家將在氣候峰會上公布計劃,詳細說明它們將如何實現“全球甲烷減排承諾”。
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和歐盟已經爭取到一些“主要參與者”對新宣言的支持,但沒有進一步說明。
草案還稱,簽署國還可以加強對甲烷排放的監測和報告,迫使企業正視其
問題的嚴重性。
制定國際標準有助于甲烷減排
一位歐盟高級官員表示,新承諾旨在推動甲烷排放監測和報告的國際標準。“由于缺乏國際標準,減少甲烷排放的工作受到了影響。”
“我們承諾致力于建立一個國際化石能源
市場,在切實可行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減少甲烷和二氧化碳在整個價值鏈中的排放,同時我們也致力于逐步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該份草案稱。
非營利組織清潔空氣特別工作組(Clean Air Task Force)全球甲烷主任喬納森·班克斯(Jonathan Banks)表示,“任何減少石油和天然氣中甲烷和二氧化
碳排放的協議,都反映出市場推動全球變革的潛在力量。”他呼吁其他大型天然氣買家和生產國加入。
歐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買家,而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由于俄烏沖突后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減少,美國今年對歐盟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甲烷排放國,例如俄羅斯(俄烏沖突前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尚未加入“全球甲烷減排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