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部分。隨著雙碳戰略不斷深入,綠色發展不斷加快,經濟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進行轉型升級的同時,新能源等綠色低碳產業也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
為更好地服務于綠色低碳發展,10月23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公告了中證新能源金屬主題指數的發布安排。該指數定位于新能源產業鏈上游原料生產制造企業,從滬深
市場中選取50只業務涉及鋰、鈷、鎳、稀土、銅和鋁等廣泛應用于實現新能源轉化和利用、發展新能源技術的關鍵金屬材料相關領域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成份股總市值約1.88萬億元,過去一年平均營收增速約44%。
分析人士認為,中證新能源金屬主題指數發布有利于進一步豐富綠色指數體系,為市場提供多元化的綠色投資標的,引導資金支持經濟綠色發展。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一環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高質量發展,推動水電、核電重大工程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積極構建新型
電力系統,著力推動電網主動適應大規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廣的分布式能源的發展。搭建可以兼顧新能源消納同時保障電網穩定運行的新型電力系統是必然趨勢,火電靈活性改造、儲能等需求將加速釋放。
目前,國內市場在新能源產業方面已有較為完備的指數體系,中證指數公司已發新能源產業相關指數,包括新能源產業鏈相關的新能源產業指數,新能源發電相關的光伏產業、風電產業、核電指數,電力傳輸相關的特高壓指數,整車領域的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的動力電池指數、儲能相關的儲能產業及儲存主題等指數。
據統計,跟蹤新能源產業相關指數的產品合計規模超過800億元,其中不乏規模超過百億元的產品,如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匯添富中證新能源汽車產業(LOF)和富國中證新能源汽車(LOF)。為了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產業指數體系,中證指數公司發布新能源產業上游領域的新能源金屬主題指數,給投資者提供更多分析工具和投資標的。
新能源金屬指數的發布,將進一步助力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豐富產業鏈上游投資工具,在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引導產業投資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新能源金屬投資機會凸顯
新能源金屬是指廣泛應用于實現新能源轉化和利用、發展新能源技術的關鍵金屬材料,是發展新能源產業必不可少的關鍵資源。業內人士表示,新型能源體系建立和發展,對相關金屬材料的需求量大大提升,新能源金屬投資機會凸顯。
新型能源體系中,從風電、光伏,到新能源車、電網特高壓,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建設,需要應用上游大量金屬材料,在新能源產業廣泛應用的重要材料主要包括鋰、鈷、鎳、稀土,以及銅和鋁。
新能源車最重要的電池部件使用到的金屬元素是鋰,使用鋰金屬生產的鋰電池具有開路電壓高,比能量高,工作溫度范圍寬,放電平衡,自放電子等優點,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具有長期需求剛性和需求前景。
鋰電池兩大技術路線是磷酸鐵鋰、三元。三元鋰電池的三元指鈷、鎳、錳。鈷是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必要的重要原材料,各類需求中,電池需求占比57%。鎳的抗腐蝕性佳,常被用在電鍍上,鎳鎘電池含有鎳,鎳價格相對鈷較低,高鎳低鈷電池具有成本優勢。新型錳基正極材料及鈉電池有望助力電池錳需求的二次成長。
業內人士介紹,新能源車和風電需求較大的還有稀土。在新能源車應用領域,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之一的驅動電機。在風能發電應用領域,高性能釹鐵硼磁材主要用于直驅式、半直驅式的交流永磁電機。
傳統
有色金屬銅在新能源領域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從電動汽車到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發電的所有領域,均拉動銅的需求。其中,特高壓電網建設增加了銅的需求。我國銅下游消費中,電力消費占比達49%。對于海上風電,各組件的銅使用強度均較陸上風電有所提升,尤其是電纜,銅用量占比可高達 59%。太陽能中銅多用于制造集熱器芯板、太陽能電池匯流帶、銅芯光伏系統,每兆瓦裝機需耗銅5噸,而煤電每兆瓦裝機耗銅小于2噸。在中游儲能端,鋰電儲能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儲能技術路線,而典型鋰離子電池8微米鋰電銅箔用量約為0.83kg/KWh耗銅量。另一個傳統工業有色金屬鋁,在汽車輕量化、特高壓電網輸電電纜等方面的應用也在提升。
指數編制具有更高彈性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將于2022年11月14日正式發布中證新能源金屬主題指數。該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50只業務涉及鋰、鈷、鎳、稀土、銅和鋁等廣泛應用于實現新能源轉化和利用、發展新能源技術的關鍵金屬材料相關領域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新能源金屬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根據指數編制方案,鋰、鈷、鎳、稀土等業務收入占比高于30%的單個樣本權重不超過10%,其余單個樣本權重不超過5%。指數最新一期樣本股共計50只證券,合計總市值1.88萬億元,自由流通市值為1.27萬億元。樣本股平均總市值376億元,中位數246億元,整體偏中盤,與中證500較為接近。
根據公告,前十大樣本股權重合計為54.66%,分別是天齊鋰業、華友鈷業、贛鋒鋰業、北方稀土、鹽湖股份、中國鋁業、格林美、雅化集團、盛新鋰能、天華超凈。其中,前五大樣本權重合計接近39.4%,最大樣本權重9.33%,為天齊鋰業。指數歷史年化收益14.17%,表現好于其他有色類指數,從歷年表現上可以看到指數有著更高的彈性。
此外,在數字經濟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變革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產業與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為更好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戰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對中證互聯網指數進行修訂,修訂后的指數將聚焦業務涉及互聯網硬件設備、云計算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行業智能應用軟件、在線內容服務等領域,指數成份股有50只,總市值約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