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媒報道 德國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官網近日發布消息稱,該中心環境與氣候經濟學分部高級研究員丹尼爾·奧斯貝格豪斯(Daniel Osberghaus)和德國法蘭克福金融管理學院環境經濟學助理教授奧利弗·辛克(Oliver Schenker)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引起的高溫熱浪事件可能會導致全球出口額下降。
奧斯貝格豪斯和辛克認為,根據模型推算,當一個國家的月平均氣溫在30℃以上時,與平均氣溫低于這一閾值的月份相比,其月出口額平均下降3.4%。氣候變化導致出口下降的關鍵,是商品勞動強度的變化。高溫會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由此導致的供應短缺會使出口商能出口的商品量減少。奧斯貝格豪斯表示,高溫對出口的負面影響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中尤為突出。
極端天氣事件即使發生在局部地區,也會影響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而在熱浪引發的與貿易相關的經濟損失中,有相當大一部分被并未直接遭受高溫沖擊的國家承擔。因為進口商不得不接受出口商受高溫影響所帶來損失的連鎖反應,或尋求替代選擇,轉向其他出口商來彌補供應缺口,這同樣增加成本。
可以預見的是,氣候變化造成的經濟貿易損失在未來仍將持續。貿易保護主義
政策不能夠解決這一
問題。辛克表示,貿易全球化減少了氣候變化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而貿易保護主義只會增加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