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碳所在探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碳交易市場,這一市場的定位是什么?與試點碳市場有什么區別?主要發揮什么作用?
孟萌:“粵港澳大灣區碳
市場”并不是新增的區域
碳市場,而是以廣東碳市場為基礎,通過擴容聯通港澳這種形式,來鼓勵港澳企業參與進來,是將港澳融入到全國“雙碳”發展大局的重要補充。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戰略意義的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載體,其中加強環境治理、建設美麗灣區、助推低碳可持續發展是推動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一環。如何充分利用大灣區各地的探索經驗和發展優勢推動市場
化工具發力支持可持續發展目標,是現階段亟需解決的
問題。以廣東碳市場擴容為契機,將港澳納入全國碳市場大局有三個重要意義:
一是能夠有效服務大灣區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浉郯拇鬄硡^地處低緯度氣候脆弱區,臺風、暴雨、雷電、大風、高溫等災害性天氣頻發,防災、減災、救災和氣候變化適應需求迫切。亟需利用資本、信息、技術等跨境融通的
政策優勢,推進氣候變化應對戰略和行動一體化,而碳市場已被證明是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市場化手段和工具。依托碳市場機制,可激勵大灣區企業開展
節能減排,引導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增強大灣區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二是大灣區有條件成為碳市場國際合作的重要窗口。在“一帶一路”倡議及國際合作大背景下,運用好碳市場機制將各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與碳市場合作緊密相連,符合低碳、環保、綠色的發展理念,是助推“一帶一路”沿線綠色轉型升級的內在需要。碳市場鏈接是建立全球碳市場的發展趨勢,也是全國碳市場未來深化發展面臨的要求?;浉郯拇鬄硡^作為對標東京大灣區、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等三大灣區的中國灣區,不僅具有成熟的廣東碳市場基礎,更疊加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氣候投融資試點等有利契機,有充分的條件成為國際合作的試驗田,為中長期全國碳市場國際合作奠定基礎。
三是為探索應對碳關稅壁壘的有效途徑。2021年以來,歐盟、美國等提出設立碳邊境調節機制。碳關稅一旦實施,將對我國相關出口企業產生深遠影響。碳關稅作為治理氣候的工具,與碳價掛鉤,將逐漸演變成貿易壁壘。大灣區是我國出口貿易占比最大的區域。據統計,大灣區國際貿易總額早于2020年就超過了14萬億元,居全球各灣區之首。2021年,大灣區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16萬億元,占全國42%,大量出口產值面臨著國際碳關稅壁壘的沖擊。在現有較成熟的碳市場基礎上,繼續深化建設,將有效促進企業將碳價成本納入經營決策中,從而為國家應對碳關稅積累理論和實踐經驗。
——推動試點市場和全國統一市場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