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各國和能源公司紛紛加快推動向清潔能源轉型,拉美地區的國家也在制訂計劃,以擴大綠氫生產、消費和出口規模。
6月,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的阿根廷火地島宣布了發展氫和氨工業的計劃。該地區正試圖利用豐富的風能資源,吸引60億美元的投資,用于研發生產這種燃料的技術,包括投資風電場,產生的
電力可用于為電解設備供電。該項目一旦建成,一部分氫氣將用于生產氨,氨除了用于生產化肥,還可以作為載體燃料,經由管道將氫輸送到下游
市場。
與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一樣,氫氣被視為潛在的低碳或零碳燃料,被認為是擺脫化石燃料的關鍵。
雖然拉美地區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都在關注綠氫,但阿根廷、哥倫比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碳氫化合物生產國可以使用碳捕集、利用與封儲(CCUS)技術來消除生產過程中的
碳排放,并生產藍氫。
火地島的聲明發布之際,人們對氫氣及其經濟和環境效益的需求正在持續增長。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顯示,2019年拉美地區只有3個氫氣試點項目,分別位于阿根廷、智利和哥斯達黎加,2021年該地區已建成25個項目,其中許多是吉瓦規模的大型項目,計劃向歐洲和亞洲出口氫氣。
用途廣泛,潛力巨大
在發電領域,尤其是在能源密集型工業領域,作為化石燃料的清潔替代能源,氫氣具有巨大潛力。
阿根廷和巴西在歐洲擁有最廣泛的氫計劃,兩國也希望成為主要的氫氣出口中心,以迎合世界氫需求中心歐洲和亞洲的市場需求。
巴西是世界第二大水電生產國,還擁有大量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生產氫氣的潛力巨大。據估計,到2040年,僅向歐盟和美國出口氫氣,該國就能獲得40億~60億美元的收入。在巴西東北部,耗資54億美元的Base One綠氫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綠氫項目,其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裝機容量合計為34吉瓦,每年可生產60萬噸氫氣。
阿根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部部長羅德里戈·羅德里格斯·托恩奎斯特表示,“氫氣有多種用途,不僅可用于能源部門,而且可用于化肥生產,這是世界各國日益關注的關鍵
問題。在全球范圍內,人們正在討論三大危機,即能源、糧食和環境。而氫氣是消除這3種危機的關鍵組成部分,因為它能產生更可持續的能源解決方案,促進糧食生產,并加速經濟脫碳”。
通過管道供應出口市場
為了實現氫能開發目標,拉美地區的國家需要慎重考慮能源行業中最具挑戰性和最昂貴的部分——
運輸。這就可能涉及內部管道和通往歐洲與亞洲的海運出口碼頭。
氫氣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原有的碳氫化合物管道就可以改造為運輸氫氣。拉美地區和加勒比地區已在北部(從委內瑞拉與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開始)和南部(從玻利維亞開始)擁有強大的管網,這些管道可以聯通阿根廷和巴西,滿足氫氣出口需求。
除了供應出口市場,氫氣生產還可能促使在國內使用更具成本效益和環境友好的燃料。
拉美地區能源組織執行主任阿方索·布蘭科表示,“拉美地區不僅有潛力供應像歐洲這樣在使用清潔能源方面更積極的高需求國際市場,而且可以取代進口燃料。阿根廷和智利等國家在生產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巨大自然優勢,可使低成本和大規模生產綠氫成為現實”。
多數大型項目2030年將完成
氫氣在全球能源體系中的應用將持續幾十年,拉美地區多數大型氫項目都將在2030年完成。這一發展時間表給了各國政府更多時間來建立監管制度、法律和商業框架,將使氫氣以一種有意義的方式滲透到全球能源體系中。
拉美地區最大的項目之一是阿根廷里奧內格羅省價值84億美元的潘帕斯發電廠,該發電廠的發電裝機容量為15吉瓦,到2030年將產生220萬噸綠氫。
烏拉圭也制定了一份氫氣發展路線圖,旨在建設發電裝機容量為1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為電解設備供電,作為2030年左右成為氫氣凈出口國計劃的一部分。
最終,發展低碳氫項目的關鍵將是政府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業內人士表示,其中必須包括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激勵。
托恩奎斯特表示,“在全球范圍內,氫氣將使許多部門實現脫碳,不僅在發電方面,而且在能源消費方面,尤其是在工業和
交通領域。但這一轉變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路線圖和大量資源,將要求所有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利益相關者調整他們的需求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