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在全球能源格局巨變中培育新能源競爭優勢

2022-8-24 13:57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作者: 林伯強

烏克蘭危機導致的國際油氣供需格局改變和市場切換將對全球油氣供應鏈造成巨大沖擊,如果需求側沒有發生劇變,油氣價格在未來幾年將大概率保持在高位。同時,全球能源市場切換過程將導致油氣供應鏈的混亂狀況持續多年,傳統能源價格整體將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

國際局勢突變使各國意識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能源安全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重壓力給全球新能源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動力。全球新能源發展步伐將進一步加快,而不是減緩。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風電光伏市場,可以通過加大投資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新能源產業培育中國優勢與競爭力,讓新能源產業鏈和技術走在全球前沿。

能源國企要把握碳中和進程中的產業機遇,將未來幾年作為全面低碳轉型的重要窗口期,積極盡早地入局新能源系統。

烏克蘭危機將引起國際油氣市場切換,對全球油氣供應鏈造成巨大沖擊,極大地改變世界能源供應格局。油氣市場切換引起的油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將制約油氣貿易,導致交易不暢和交易成本提升。因此,未來幾年,國際化石能源價格將可能持續保持在高位。烏克蘭危機下的能源價格上漲和供應格局變動引發了世界各國對能源安全的憂慮。為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和實現低碳轉型,各國將加快新能源發展速度,新能源系統性競爭力將得到提升。持續高位的能源價格將給我國能源國企轉型提供基本條件,未來幾年將成為能源國企低碳轉型的重要窗口期。

全球能源格局出現巨變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對國際能源供應產業鏈的沖擊造成了能源供需時間和空間錯配,導致國際油氣價格在2021年大幅度上漲,并由此增加了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影響經濟復蘇進程。正當全球各國期待能源供應產業鏈盡快修復,以使高油氣價格回落緩解通脹壓力之時,接踵而至的烏克蘭危機又使國際油氣價格上了一個臺階。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紛紛對俄羅斯進行多輪經濟制裁。然而,歐盟的油氣供應嚴重依賴俄羅斯。在2021年歐盟進口的天然氣中,有45%來源于俄羅斯,占歐盟天然氣總消費量的近40%,同時俄羅斯原油占歐盟原油進口比例達到了27%。制裁對油氣供應鏈的沖擊引致國際油氣價格飆升,歐盟主要經濟體的電價也聯動上漲,不斷突破歷史新高。油氣價格和電價暴漲成為推動歐盟通脹率大幅度上升的一個重要因素。

烏克蘭危機引發了各國對能源安全的普遍擔憂,一場全球能源供應格局的大調整正在進行中。

一是國際油氣市場切換將成為大概率事件。隨著歐盟準備與俄羅斯油氣市場脫鉤,以及俄羅斯正在尋求新油氣銷售渠道,全球油氣供給市場將重構版圖。2022年4月,俄羅斯宣布未來油氣出口將從歐洲逐步轉移到其他市場,比如非洲、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國家。同時,俄羅斯還提出有必要加快包括鐵路、管道和港口在內的油氣出口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增加對非洲、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國家的能源出口,以及在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間建造新的石油和天然氣管道,以提高油氣資源供應轉移能力。歐盟也在努力擺脫對俄羅斯油氣的依賴。2022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REPowerEU”計劃,力求在2022年將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減少2/3以上,同時歐盟還將通過采取節能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等具體措施,計劃到2027年全面擺脫對俄羅斯油氣的進口依賴。

二是烏克蘭危機導致的國際油氣供需格局改變和市場切換,將對全球油氣供應鏈造成巨大沖擊,如果需求側沒有發生劇變,油氣價格在未來幾年將大概率保持在高位。這是因為完成油氣市場切換過程需要時間。油氣市場切換除了尋找新的合作者,還需要油氣運輸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保障。油氣市場的切換會導致部分已有的油氣運輸基礎設施被棄用,但是新的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還需要增加巨額投資和建設時間。由于缺乏基礎設施建設,油氣運輸成本將非常高昂。比如,在短期內,歐洲若要實現對俄羅斯油氣進口的有效替代,勢必要從卡塔爾和美國等地區額外進口油氣,但無論是卡塔爾還是美國,都尚未與歐洲建立大規模且穩定的油氣輸送基礎設施。因此,雖然美國與歐盟已達成了150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的輸送協議,但受制于供應基礎設施不足和運力有限,美國短期內難以解決歐洲的油氣短缺問題。

三是全球能源市場切換過程將導致油氣供應鏈的混亂狀況持續多年,進而造成全球能源市場結構性調整,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很大影響。油氣價格上升將使全球能源消費向煤炭傾斜,導致全球煤炭供需矛盾加劇,推升國際煤炭價格。因此,傳統能源整體價格將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

全球新能源產業不是后退而是快進

雖然烏克蘭危機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可能長期存在,并且擾亂了全球原有的低碳轉型的步伐與節奏,但是,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安全擔憂將使全球新能源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而不是減緩。

隨著烏克蘭危機爆發,全球石油價格持續攀升,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飆升至每桶139.13美元,WTI原油期貨價格最高達每桶130.5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100%,創2008年以來最高值,能源供應和能源價格均承受巨大壓力。高油氣價格無疑將阻礙全球經濟復蘇,特別是全球正處于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基礎本身較為薄弱,而烏克蘭危機的持續將使未來全球經濟進一步遭受能源價格上漲以及生產供應鏈擾動的壓力,加大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

市場需要找到受國際局勢影響相對較小的能源替代,發展新能源(風電光伏)成為減輕對傳統能源依賴的主要途徑。新能源的本土特征相對可以免受地緣政治和國際金融的干擾。可以說,能源安全問題在本次地緣政治事件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各國更加重視能源本土化發展,通過加速新能源發展實現能源獨立。

為緩解能源供應的沖擊,歐美國家除了尋求其他替代能源之外,加強新能源部署成為重中之重。歐盟雖然近期重新啟動退役的燃煤電廠及核電廠,但這只是表象,歐盟已下決心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萊恩表示,歐盟越快轉向可再生能源、水電并提高能效,就越早能真正獨立掌控歐洲的能源系統。歐盟的“REPowerEU”計劃加快能源低碳轉型,通過加大對清潔能源和核能的投資,將可再生能源占比從目前的約22%提升至2030年的45%;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到2025年翻倍,到2030年達到目前的三倍,替代17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求;擴大氫能在工業上的應用規模。歐盟成員國紛紛提出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比如,德國表示其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時間表已從2040年提前至2035年。顯然,歐盟在手忙腳亂地應對烏克蘭危機帶來的能源缺口而啟用煤炭和核電的同時,也在加快新能源發展。因為只有加速新能源發展,才有可能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滿足碳中和的要求。

傳統能源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可充足替代的基礎之上。目前各國新能源占比仍較小,難以對油氣形成有效替代,但是發展新能源系統是低碳轉型和保障能源安全、實現能源獨立等戰略目標的關鍵。因此,全球新能源發展步伐將進一步加快,而不是減緩。一是各國已意識到提升能源獨立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步伐。二是如果未來幾年傳統化石能源價格仍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由于相對成本較低,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將迎來一輪跨越式發展。

在新能源產業中培育中國優勢

中國的煤炭儲量充足,在能源消費結構中一直以煤炭為主,油氣在一次能源的占比近30%,因此海外高油氣價格給我國帶來的影響相對可控。然而,烏克蘭危機也給中國的能源安全敲響了警鐘,必須從戰略上高度重視能源獨立。唯有加速新能源發展,才有可能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同時,推進“雙碳”進程。

在目前的清潔能源中,風電光伏的增長潛力可觀,但占比仍然較小,其增長速度無法跟上能源需求的增長。同時,未來隨著各國對風電行業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風電裝機將以更高速度增長。因此,需要加快風電光伏的發展步伐。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風電光伏市場,可以通過加大投資和政策支持力度,在新能源產業培育中國優勢與競爭力,讓新能源產業鏈和技術走在全球前沿。

中國擁有著全球最大的化石能源系統,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結構的比例近84%。能源國企是化石能源的主力供給者,因此,能源國企全面低碳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應擔當保障能源安全和低碳轉型雙重任務。

企業低碳轉型所需要的資本投入與企業盈利直接相關,較高的能源價格可以使化石能源國企獲得比較好的盈利,這為能源國企轉型提供了基本條件。能源國企需要把握碳中和進程中的產業機遇,將未來幾年作為全面低碳轉型的重要窗口期,積極盡早地入局新能源系統,把高能源價格帶來的盈利投入到新能源相關產業中。

國家能源安全需要能源國企低碳轉型。由于能源電力涉及國家安全和產業競爭力,能源國企未來將是保障中國能源安全供應的主力,因此需要在新能源領域做強做大。在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受益于國家強有力的財政補貼政策,民營企業紛紛在全國布局新能源,主要投資在風電光伏、電動汽車、儲能等領域,為新能源產業的爆發式規模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未來新能源領域有了能源國企的加入,將使我國的新能源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

能源國企從自身發展的角度也需要低碳轉型。2021年全球500強企業中,有21家中國傳統化石能源企業上榜,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晉能控股等。未來全球500強企業中還會有許多大型能源企業上榜,但都將是大型新能源企業。這是因為,碳中和將導致傳統化石能源需求量大幅度下降,屆時無論傳統化石能源價格有多高,都不足以維持一個在全球500強所要求的體量。因此,能源國企若要保持全球競爭力,本身就需要低碳轉型。

在轉型過程中,能源國企會遇到大量化石能源資產如何處置,固有的成熟生產模式如何改變,傳統業務板塊如何重新布局,相關就業人口如何轉移及安置等諸多棘手問題。中國擺脫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需要經濟發展方式、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等各方面的深刻轉變,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國企的低碳轉型。能源國企可以成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下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在碳中和目標的倒逼下,能源國企需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生產整體比重。

政府要鼓勵能源國企低碳戰略轉型,利用未來幾年高能源價格的時間窗口,引導能源企業在資金比較富余的時期將投資重點聚焦于新能源系統。一方面,通過制定相應法律法規,加強立法保障,督促國企在資金比較充裕的時候,盡快開展全面低碳轉型,并將國企的清潔低碳轉型列入考核。另一方面,給予能源企業相應政策支持,盡可能采取市場化手段減少能源國企的轉型成本。例如,對于大規模投資建設的新能源及電動汽車產業給予適當優惠政策;對于目前成本很高和產業鏈不全的領域,如CCUS及綠氫等變革性低碳能源技術給予適度的稅收補貼。

結論

烏克蘭危機造成國際能源市場動蕩,改變了未來世界能源供應格局。首先,國際局勢突變使各國意識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能源安全問題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重壓力為全球新能源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動力。其次,烏克蘭危機導致的能源市場切換將使化石能源在未來幾年維持比較高的價格,相應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競爭力,新能源產業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

盡管國際油氣市場切換導致的高油氣價格對中國的通脹壓力和經濟運行的影響相對可控,但是從中國能源系統低碳轉型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角度出發,應盡快發展新能源系統,通過加快推動西北部大新能源(風電光伏)、大運輸(特高壓和氫能)和大電動汽車的戰略,讓新能源發展立足于國內,起到同時滿足低碳發展戰略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作用。按目前新能源產業鏈的發展情況,中國有機會站在世界新能源技術和產業鏈的發展前沿,并占有比較大的全球市場份額。

在碳中和進程中,中國的能源安全在不同的時期具有不同的內涵。從短中期來看,能源安全主要是結構性問題。中國的能源結構決定了只要煤炭供應穩定,可以基本上保障充足穩定的能源供應。因此,短中期減少石油對外過高的依存度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關鍵,這就需要依靠大力發展新能源系統和電動汽車來實現。從中長期來看,由于屆時風電光伏在能源系統中的占比較高,電動汽車已經普及且規模龐大,化石能源和燃油車消費都處于穩步下降態勢,此時的能源安全將主要體現在能源系統的安全穩定供應,而龐大先進的煤電系統將為碳中和“保駕護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