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綠色金融政策和在中國如何怎么才能運用好

2014-10-16 16:31 來源: csp

價格補貼(Feed-in-Tariff)



(三)價格補貼(Feed-in-Tariff)

  Feed-in-Tariff(FIT)是較為有效的經濟補貼手段,即政府提供給清潔能源企業、團體或個人投資者一個保證購買其產出的長期價格,讓投資者可以得到較好的回報。因為投資報酬率是影響市場成長的一大因子,FIT就是運用調節市場的力量,快速且有效地促進新能源發展的手段。國際上目前有超過50個國家使用FIT,通常期限為10~25年。

  在國際上,FIT在太陽能行業的使用最為普遍。例如,德國在2000年頒布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對新裝設的太陽能系統制定每度電0.35~0.5歐元的電價回購標準,太陽能發電系統只要連接上全國配電網路,就享有20年的固定價格收購保證,并允許太陽能電力公司將額外成本平均分攤給所有用戶。在政策引導下,太陽能在德國發電總量的比重已從2003年前不足0.1%上升到2012年的5.3%,而最終傳導到用戶的額外成本僅為平均每度電0.036歐元(2012年)。

(四)政府采購

  政府采購是指政府機構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歐盟明確地提出了綠色公共采購(GreenPublicProcurement),鼓勵成員國政府機構將50%以上的采購金額用于購買綠色產品、簽訂綠色合同。而是否可視為“綠色”則有一套嚴格的標準規定。主要“綠色”產品有節能計算機、再生材料桌椅、電動或混合動力車、可再生能源發電等。歐洲每年的政府采購高達2萬億歐元(相當于歐盟GDP的19%),因而通過綠色公共采購,大大推動了歐盟環保產業的發展。

  美國在2005年時頒布FederalAcquisitionRegulation:SustainableAcquisition,強調綠色采購。美國各級聯邦政府總計建造或使用超過50萬幢綠色節能建筑。美國學者Toffel和Simcoe更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府通過讓政府建筑采用綠色采購政策,不僅推動了環保產業的需求,更產生了正面的溢出效應,激發了私人部門對綠色產業產品的購買。

  在我國,通過政府采購推廣環保行業的做法剛剛開始,典型的做法是政府采購新能源汽車。

本文導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