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中國社會責任百人
論壇ESG專委會、
航空工業集團聯合主辦,中航產融、責任云研究院聯合承辦的“ESG中國論壇2022夏季峰會”在京召開。
會上發布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指南(CASS-ESG 5.0)》(簡稱《指南5.0》)。中國社科院教授、責任云研究院院長張蒽表示,“當前,國內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要求不斷提高,但尚未出臺細化指引,國際ESG信披標準又難以兼顧本土特色,使得中國公司在編制ESG報告時存在困難和挑戰。在此背景下,《指南5.0》力圖為中國上市公司編制ESG報告提供最系統、全面的實用工具書。”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文輝在會上表示,當今世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國與國之間軟實力較量的主戰場,國際領先企業不斷加大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投入,ESG也正在成為資本
市場的主流策略。中央企業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轉型,社保基金會理應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持。初步考慮可在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合作。一是與央企在“雙碳”領域的投資。這兩年,社保基金會逐步將投資重點轉向“雙碳”等領域。二是作為股東,積極支持央企履行社會責任。三是與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共同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ESG投資標準。
陳文輝還表示,與金融監管標準相比,ESG評價標準對資本流向的導向性更強,對實體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影響力更大,未來一定是大國博弈的重要工具。建立中國自己的ESG評價標準,將有利于推動央企“走出去”、中國企業“走出去”、中國資本“走出去”,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
據了解,《指南5.0》具有以下突出特色:一是,構建更貼近于中國實際的ESG信披框架。二是,建立接軌國際、適應本土的指標體系。三是,升級ESG報告流程管理模型。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負責人指出,“ESG信息披露是ESG評級評價、ESG標準制定、企業ESG治理等工作的基石,也應是中國ESG體系建設的‘牛鼻子’。當前ESG國際發展形勢給中國ESG體系建設提出了更嚴格、更急迫的要求。《指南5.0》更新了理論框架、升級了披露標準、細化了操作指導、規范了編寫流程并更加注重價值管理,進一步完善了中國企業ESG披露標準。”
2009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CASS-CSR1.0)》首次發布,此后三次升級至4.0版本,已成為中國本土歷史最久、行業最多、應用最廣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指南,為中國企業編寫社會責任報告提供專業參考。再升級的《指南5.0》將指導中國公司以高質量的信息披露支撐公司ESG工作水平邁上更高臺階,為監管機構制定ESG信披細化指引提供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