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新消息,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名單近日揭曉,全球共25個城市獲此稱號,我國合肥、濟寧、梁平、南昌、盤錦、武漢、鹽城7個城市入選。
早在2018年,我國就有6個城市——哈爾濱、海口、銀川、常德、常熟、東營市被評為首批國際濕地城市并授牌。
截至目前,全球43個國際濕地城市中,我國占13個,數量位居第一。
據了解,2017年初國際《濕地公約》履約國大會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圍啟動"國際濕地城市"
認證。通過認證引起各國對濕地保護的重視,倡導城市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合理利用,保持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間的密切關系,實現濕地的合理永續利用。
其中,申報城市行政區域內應當有一處(含以上)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或者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或者國家濕地公園等,并且濕地率在10%以上,濕地保護率不低于50%。
今年11月,《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COP14大會)將在武漢、日內瓦兩地同時舉行。COP14大會將圍繞“珍愛濕地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審議公約發展戰略性議題,發布《武漢宣言》、公約戰略框架等大會成果,助力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