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銀行間
市場首批5單轉型債券項目成功發行,為“30 60”愿景切實貢獻金融力量。首批5單轉型債券發行人分別是華能國際、大唐國際、中鋁股份、萬華化學及山鋼集團,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電解鋁
節能技改、動能轉換升級減量置換等轉型領域。
市場人士指出,首批5單項目對發行人層面整體轉型規劃和路徑、募投項目領域、預計或實際的轉型效益等方面進行了詳細披露;同時,均出具了
第三方評估
認證報告,對發行人低碳轉型規劃、募集資金投向使用與管理、項目評估與篩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等內容進行了全方位評估認證。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中國項目負責人謝文泓表示,轉型債券相關創新試點是銀行間市場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領域的又一重要舉措,將有利于引導市場資金支持高
碳排放行業進行迅速和根本性的低碳轉型。此次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首批轉型債券支持項目選取了
電力、
鋼鐵、
化工等投資者最關注同時也是低碳轉型效益較為顯著的幾大行業。同時,參考國際經驗和全球投資者對轉型金融產品的要求,首批項目發行人進行了詳細的信息披露和嚴謹的外部評估。
記者了解到,華能國際轉型債券募集資金將用于華能天津臨港經濟區燃氣熱電聯產工程項目。利用天然氣能源產生熱量和電力,是全球公認的節約能源、改善環境、增強城市基礎設施功能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技術手段。大唐國際轉型債券募集資金用于高井燃氣熱電項目。本項目為置換燃煤機組天然氣清潔利用項目,是
北京“四大燃氣熱電中心”的重點項目之一,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1.59萬噸,可
減排二氧化碳183.85萬噸,實現燃煤到燃氣的低碳轉型和清潔供暖,具備良好的
節能減排效益。
國家開發銀行資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轉型債券作為綠色債券的重要補充,為傳統高碳排放企業向低碳排放轉型拓寬了融資渠道,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支持,這也是貫徹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能源轉型“先立后破”的精神,助力低碳轉型長期發展目標的實現。
如中鋁股份發行的轉型債券,其募集資金投向500kA電解鋁生產線環保節能技術升級改造項目,通過引入國際領先的技術工藝,進一步降低碳排放水平。技改完成后,該生產線預計每年可節能3.52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07萬噸,各項能耗、能效指標均優于國家電解鋁行業先進值。又如山鋼集團轉型債券,其募集資金用于新舊動能轉換系統優化升級改造減量置換項目,該項目為
山東省重大建設項目,將替代原有高耗能生產線,預計每年可節能32.52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8.49萬噸,工序能耗及綜合能耗指標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浦發銀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宋瑞波表示,本次批量化轉型債券發行,為我國傳統高碳行業低碳轉型項目提供了精準的公開市場直接融資,有效支持高碳排放企業開展技術升級改造、產能置換等具有節能降碳效果的項目,滿足了低碳轉型經濟發展的融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