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企業開啟高效化、低碳化進程
1、優質煤
化工企業可以通過多種其他方式調節合成氣碳氫比例,降低變換環節的碳消耗:以寶豐能源為例,早于數年前,公司已開始規劃并隨后建設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范項目,即“綠氫”項目。綠色制氫項目雖然成本高于合成氣制氫,但對于降低
碳排放有重要意義:寶豐能源煤氣化初級產品幾乎全部為甲醇,其碳氫比為1:4(按原子量計算),而合成氣的碳氫比僅為約1:2,若通過綠氫項目制取額外所需的氫氣,便將大幅降低煤化工變換環節的碳消耗。
2、優質煤化工企業效益遠遠優于行業一般水平,在獲取新建能源指標和潛在的碳
排放權交易方面都有優勢:對于煤炭資源豐富、其他工業不甚發達的多個地區而言,即使在
碳中和相關
政策不能新建傳統煤化工項目,也仍然需要通過煤炭轉換實現經濟增長,這時,將稀缺的煤化工指標給予優質的新型煤化工企業就是不二之選,就如同寶豐能源落地內蒙的400萬噸煤制烯烴項目。此外,未來如果碳排放交易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效益好的煤化工企業也可通過
碳交易的方式獲取進一步產能擴張的權利。
3、優質企業有更好的氣化工藝,碳轉換率更高、煤炭單耗更低,無形之中都降低碳排放:先進的氣流床煤氣化工藝,不但對原料煤品質要求更低,碳轉換效率也更高。以華魯恒升為參考,其制造單位合成氣消耗煤565kg,遠低于固定床工藝690-690kg的消耗。另以寶豐能源為參考,據公開披露資料,公司CTO路線煤醇比1.5、甲醇單耗2.89,這些都提供了潛在的碳排放降低。另外,更加改良的甲醇洗環節工藝也將有效降低煤化工生產工藝中產生的碳排放。
在這一條主線上,我們建議重點關注雖處于傳統行業,但持續引領行業高效化、低碳化進程的領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