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為了應對氣候危機,氣候資本主義和氣候帝國主義成為晚期資本主義的新動向。前者將碳
市場和碳技術作為氣候治理的主要對策,具有一定成效,但只是新自由主義環境主義
政策的體現而已;后者出爾反爾、嫁禍于人,甚至發動能源戰爭,加劇了氣候變暖,是帝國主義在氣候領域的擴展。這是形成和加劇氣候危機的主要社會原因。社會主義中國將碳達峰
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揮了建設性作用,是領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希望所在。只有消滅資本主義高碳社會,建設社會主義低碳社會,邁向共產主義“零碳社會”,才能超越氣候資本主義,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關鍵詞】氣候資本主義 氣候帝國主義 低碳社會 碳達峰 碳中和
作者簡介:張云飛(1963-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專聘研究員(
北京 100872)。
全球氣候變暖
問題是資本主義總體危機在氣候領域的表現和表征,實質為氣候危機。為了克服氣候危機對于實現剩余價值的制約和影響,“晚期資本主義”既通過
碳市場和碳技術等手段來降低自身碳依賴,轉型成為“氣候資本主義”;又通過戰爭和威脅等手段操縱全球碳議程,蛻變成為“氣候帝國主義”。氣候資本主義和氣候帝國主義互為表里,集中彰顯著晚期資本主義的“氣候緊張”,傷害了人類的氣候雄心,拖延了全球的氣候議程。因此,對于社會主義事業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來說,只有在借鑒氣候資本主義經驗的基礎上突破氣候帝國主義的圍剿,在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過程中努力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大力推動低碳發展,才能超越氣候資本主義,促進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