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邊境調節機制爭議不斷 近2年步伐加快
從巴黎氣候協定到哥本哈根氣候協議,歐盟似乎認為其一直站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制高點。一直以來,歐盟對域內碳
減排有著迷一般的執著。碳邊境調節機制作為一項平抑歐盟境內
碳減排積極行動的機制,很早就開始在歐洲地區醞釀。在國際氣候談判啟動之初,碳邊境調節機制就是討論議題之一。但它的實施一直飽受爭議,支持者認為碳邊境調節機制可以降低碳泄漏風險,反對者則認為該機制是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
終于,2019年,歐委會提出了“歐洲綠色新政”工作計劃,其中建議采取碳邊境調節機制并嘗試對部分進口產品征收額外的關稅;2020年3月份,歐委會針對啟動這一機制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收集公眾意見;2021年3月份,歐洲議會通過決定,要求歐委會按計劃自2023年起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
2021年7月14日,歐委會正式公布“歐洲綠色新政”,明確到2030年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較1990年排放水平至少減少55%,到2050年實現
碳中和的法定目標。為了配合推進“歐洲綠色新政”,歐委會同時公布了16項立法草案,業內也稱作“Fit-for-55”一攬子計劃。碳邊境調節機制,也就是所謂的“碳關稅”法案,自此正式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