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氣候災變問題很遙遠嗎?

2014-10-10 15:31 來源: 中國科學報 |作者: 許小峰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是一個累積過程,氣候災變的發生是一個漸進過程,當有一天發展到不可逆轉的程度時,人類或許將回天無力。

       《環球科學》今年第九期上發表了《懷疑論者》(SKEPTIC)雜志出版人邁克爾·舍默的文章:《氣候災變,是個緊要問題嗎?》。從題目上不難判斷邁克爾對氣候災變問題的緊迫性是持否定態度的,其基本論點是“許多科學家所謂的‘存亡威脅’,或許只是個次要問題”。

       在氣候災變問題上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其涉及范圍遠超出了氣候學界,影響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軍事等廣泛領域,無論是科學家還是一般民眾,都在從不同角度提出或表達各自的觀點和疑問,很難完全達成共識。對這樣復雜的問題存在爭議很正常,也是有益的,對提升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識無疑起到了助推作用,且并沒有影響到多數科學家形成總體一致的意見。細讀邁克爾的文章,他對氣候變暖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似也不持異議,所懷疑的著力點集中在其緊迫性或重要性問題上,也包括影響的不確定性。

       邁克爾首先描述了一段未來場景:“公元2393年,一位中國歷史學家在著作中描述了21世紀的科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如何辜負了確鑿的科學證據、沒有為阻止氣候災變及時采取行動。如此一來的結果便是,世界在2093年經歷‘大崩潰’(Great Collapse),西方文明就此終結。”這段有些極端化的文字摘自兩位美國科學史學家寫的一本書《西方文明的崩潰:來自未來的報道》。

       對這一預測結果,邁克爾并不認可,認為有很大不確定性,但根據預警原則,從以防萬一的角度,又應該采取措施。但具體又該怎樣行動呢?這就引出了邁克爾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我們手中的資源是有限的,該投向哪里應該有優先秩序,氣候災變問題雖然應該解決,但未必是值得優先安排的。

       為了證明這一觀點,邁克爾引用了另一本書提供的結果。比約恩·洛姆伯格組織發起的“哥本哈根共識中心”于2012年資助了一項由50多位經濟學家參與的研究,對人類面臨的各類問題進行評估。比約恩的著作《怎樣用750億美元改善世界》中介紹了這一研究成果,所列出的前十項亟待解決的問題依次是:糾正營養不良、治療瘧疾、小兒免疫、學童祛蟲、肺結核治療、增加作物產量、自然災害早期預警、乙肝免疫、急性心臟病的低成本藥物,氣候變化問題未能列入其中,利用地質工程方法應對氣候變化排在了第12位,但這顯然不是氣候變化問題的全部。
12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