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森林管護,減少無謂的碳排放
正值防火期,在
黑龍江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351座瞭望塔、14485名撲火隊員、115座檢查站,正24小時守護著一望無垠的蒼翠密林。
據評估核算,大興安嶺地區森林、濕地生態系統固碳量達到1656.94萬噸。“減少森林
碳排放、碳泄漏的可能,是穩定固碳的基礎。”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黃穎利說,森林火災、病蟲災害,都會導致“碳庫”不再固碳,反而放碳。
登上山尖,爬上高塔,千畝蒼松盡收眼底,“有煙點、火點、病蟲害枯黃區域,瞭望員能第一時間發現。”公司防火辦副主任回軍峰放下望遠鏡,指向塔頂,“那是去年安裝的雙光譜視頻監控,全天候監測火情,云端系統還能自動報警,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火情推演、路徑規劃、火場標繪。”
深山密林間,“樹林醫生”韓福洲爬坡涉水,一天十多公里的踏查巡護剛剛開始。“根底被老鼠環剝了,得刷上防啃劑。”作為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十八站林業局病蟲害防治站站長、網格長,韓福洲步履不停:春防鼠災、夏防蟲害、常態化對調入木材進行疫木監測排查……同時,林業局下屬的43個管護站常設專職網格員,網格體系實現了林區全覆蓋,實時管護防治。
森林管護提檔升級,減少了碳排放的可能。去年,黑龍江省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平均控制在0.02‰,實現全省人為森林火災“零發生”。
在擴大“碳庫”容量,提升“碳庫”質量的同時,貴陽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嚴格保護和合理利用各類森林和濕地資源,嚴厲打擊各類涉林違法犯罪行為,減少因不合理土地利用、土地破壞等導致的碳排放。此外,當地還全面加強森林防火,組織實施好病蟲害防治。2016年以來,全市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2‰以內,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6‰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