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拜登政府將氣候變化作為外交
政策的核心,在氣候領域與中國頻繁互動,并達成《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但美國遏制和打壓中國的戰略基調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中美氣候外交中競爭與合作之勢共存。本文發現美國與中國在
減排進程、雙邊貿易、海外基建、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競爭和沖突,會造成中美氣候外交中的矛盾;同時,美國國內權力分散、政治極化、民主黨內分歧加劇帶來的氣候政策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影響中美氣候合作與競爭的態勢。對此本文提出中國的應對策略:一是加速國內低碳轉型;二是通過非國家行為體的合作,深化在負排放技術、甲烷控制與清潔能源技術領域的共同利益;三是積極推進國際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
關鍵詞:中美氣候外交;全球氣候治理;合作與競爭;中國應對
引言
氣候
問題是當今世界最具緊迫性的全球性問題之一。目前全球已有66個國家和地區宣布了
碳中和目標(Energy and Climate Intelligence Unit,2022),圍繞碳中和與氣候治理的國際合作與競爭將更加頻繁。“碳中和”為中美氣候合作帶來了更多的積極信號。2021年11月10日,中美兩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期間共同發布了《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以下簡稱《格拉斯哥聯合宣言》),表明兩國“堅持攜手并與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實施”,同時重申“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低于2℃之內,并努力限制在1.5℃之內”的堅定決心。《格拉斯哥聯合宣言》的發布是中美氣候合作邁出的關鍵一步,大大提升了世界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
中美作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前兩名的經濟體,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既是當前兩國最突出的合作領域,也是影響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顯著因素。一方面,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也是全球清潔能源發展大國,兩國在氣候與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球氣候治理和能源轉型的格局與進程。另一方面,經歷過特朗普政府中美外交關系的“停滯期”,拜登政府在對華競爭的基調下提出中美氣候合作,是兩國再掛鉤的基礎,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兩個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有助于深化共同利益。
雖然拜登多次表示希望與中國在氣候變化領域展開合作,但是美國遏制和打壓中國的政治走向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局部的氣候合作尚不足以改變中美激烈“競爭”的客觀現實。2021年2月4日,拜登在就任以來首次外交政策講話中把中國定位為“最嚴峻的競爭者”,以“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來定義中美關系(The White House,2021a)。2022年2月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美國競爭法案》,著力構建美國與中國在氣候外交與氣候融資、能源開發等領域在內的全方位競爭態勢。雖然《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是進一步推動中美氣候合作的重要利好信號,但對于長期合作卻遠遠不足。一方面,美國政治極化及民主黨內部分歧、中期選舉中民主黨的失利使得拜登政府的氣候政策及中美氣候外交充滿了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拜登政府在能源和海外基建領域對華打壓和競爭力度不斷加強,中美氣候與能源領域競爭不可避免。
中美氣候合作符合雙方利益,更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促進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舉措。中國強調在尊重彼此核心關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礎上,與美國共同應對氣候危機,但不可能在被美國遏制打壓的情況下,無條件地在有利于美國國家利益的領域和美國開展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1a)。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將基于拜登政府與中國在氣候領域的合作態勢分析,結合美國與中國在能源與氣候領域的競爭與矛盾點,以及影響美國國內氣候政策的不確定性因素,進一步探討中國應該如何把握自身定位和合作方向,在妥善管控中美氣候競爭風險、避免沖突的基礎上,尋求中美氣候合作的主動權,同美加強對話、拓展合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