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排放權交易容不得數據造假

2022-3-17 10:31 來源: 法治日報 |作者: 趙志疆

□ 熱點聚焦

碳排放權交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準確可靠的數據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規范運行的生命線

3月14日,生態環境部對4家機構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等典型問題案例進行了公開通報。這些機構有的篡改偽造檢測報告、授意指導企業制作虛假煤樣送檢,有的工作程序不合規、核查履職不到位、核查結論失實,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此次被通報的4家技術服務機構的注冊地址分別位于北京、青島和沈陽,從這些分散的區域位置不難看出,生態環境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

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2021年10月至12月,生態環境部組織31個工作組開展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幫扶。以重點技術服務機構及其相關聯的發電行業控排企業為切入點,圍繞煤樣采制、煤質化驗、數據核驗、報告編制等關鍵環節,深入開展現場監督檢查,揪出了2022年全國碳市場第一批“害群之馬”。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既要堅定不移,又要科學有序推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碳排放權交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旨在通過市場調節手段,讓企業認識到買碳有成本,節碳有回報,進而引導重點排放單位進行節能減排。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有效規范運行而言,準確可靠的數據是生命線。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我國碳排放權交易進入到全國統一規范、統一交易的發展期。

一般情況下,電力鋼鐵石化等行業的高排放企業,是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參與主體。此類行業企業不僅碳排放需求高,而且相關數據的“含金量”也高——如果對企業碳排放數據失察,不僅會留下巨大的權力尋租空間,而且會干擾全國碳排放管理,以及碳交易市場的整體健康發展。

去年10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數據質量監督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環保部門做好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監督管理。與此同時,組織31個工作組展開專項監督。盡管如此,依然有技術服務機構弄虛作假,鋌而走險。由此足以看出,完善碳市場排放數據管理,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毋庸諱言,類似的數據造假現象,也曾出現在環保監測領域。如果缺少強有力的震懾,在超標排放的巨大利益誘惑之下,排污企業很容易與檢測機構達成黑色交易。

2016年12月,最高法、最高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規定,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或者干擾自動監測設施,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污染環境”;實施或參與實施篡改、偽造行為的人員應當“從重處罰”。此后,環保數據造假現象大大減少。

以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入刑為觀照,有必要推進關于碳排放權交易的法律體系建設,以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保障碳排放數據真實可靠,維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健康運行。除此之外,也有必要進一步明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監管主體——碳排放權交易是一種環保制度設計,但又具有一定的金融產品屬性,在生態環境部門加強監督管理的同時,如何防范其中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也是一項不得不考慮的內容。

在明確監管主體、完善法律體系的基礎上,對碳排放權交易的全部過程進行嚴格監督,有助于建立保障數據質量的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碳市場平穩健康運行,進而科學有序推進實現“雙碳”目標。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