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要做到三個統籌
一是統籌強化
節能、提高能效和降碳。節能、提效、降碳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為落實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等具體目標,必須改革完善能源消費、碳排放強度和總量控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這充分說明了節能和提高能效要與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相適應,更加重視效益和低碳;要把節能、提效與降碳密切結合在一起,并逐步將節能
政策導向過渡到以降碳政策為統領的導向上來,要通過科學嚴謹的制度進行安排,在系統思維和全國一盤棋下做好統籌協調。
二是統籌推進非化石能源和化石能源高質量發展。圍繞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具體目標,《意見》和《方案》均要求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要加快推進煤炭清潔利用和轉型替代,加快現役煤電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石油消費到“十五五”進入峰值平臺期,加快推進頁巖氣、煤層氣、致密油氣資源的規模化開發;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開發風能太陽能,因地制宜開發水能,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能,合理利用生物質能;推動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推動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積極構建新型
電力系統。在轉型替代過程中,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以上要求系統完整準確地將碳達峰的目標與近中期的能源發展措施緊密結合在一起,明確了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新能源與其他能源多元低碳發展的關系,指明了能源系統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方向。
三是統籌發揮政府和
市場作用。《意見》圍繞完善能源統一市場和實現能源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等具體目標,提出要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推動電力、煤炭、油氣市場化改革。推動電網體制改革,明確增量配電網、微電網和分布式電源的市場化地位;加快形成以儲能和調峰能力為基礎支撐的新增電力裝機發展機制。《方案》提出要完善綠色電價政策,建立健全市場化機制,統籌推動碳
排放權、用能權、電力交易等市場建設;提出了發揮好政府作用,在合理科學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各種制度配套及監管工作。我國實現“雙碳”目標難度高、任務重,必須要發揮制度優勢,統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的作用。
綜上所述,“雙碳”目標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要,也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能源低碳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而構建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是通向“雙碳”目標的橋梁。構建現代能源體系,實現“雙碳”目標,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
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要強化風險防控,確保安全降碳。能源系統本身品種繁多、體系復雜、供需緊密,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必須把握好電力、煤炭、石油天然氣、新能源、儲能等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定位。我國能源資源分布不平衡、各地區發展差異大,要統籌好全國新能源資源的分布特性,優化能源資源配置,克服新能源隨機性、波動性等缺點。同時,要統籌發揮微電網、分布式能源體系與大電網作用,共同維護電力系統安全,保障“雙碳”目標順利實現。
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勝利油田考察時提出,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同時,要審時度勢,借勢而為,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把握好能源安全與系統效率的關系,協同保障能源安全高效發展,夯實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基礎。
(作者王志軒系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