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碳匯有何優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經濟專家陳紹志表示,我國陸地生態
碳匯能力大,林業碳匯效果佳。
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測算,2010年至2016年,我國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
碳排放的45%。此外,我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林區以及夏季的東北林區對此作出主要固碳貢獻,這也是我國近40年來對恢復天然森林植被、加強人工林培育巨大投入取得的成果。
林業碳匯是最經濟的負排放技術。造林/再造林(林業碳匯)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美元/噸至50美元/噸;直接空氣捕捉技術(DAC)最昂貴,去除二氧化碳的單噸成本達數百美元或更高;生物質能源與二氧化碳捕獲和儲存技術介于兩者中間,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100美元/噸至200美元/噸。
ccer重啟后,企業通過購買相應憑證,最多能夠抵消自身5%的
減排量,通過與全國碳
市場的進一步融合,更有效地推動全社會減排,助力國家“雙碳”目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