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全國碳市場運行首年盤點 展望2022全國碳市場內 碳價將水漲船高

2022-2-20 10:45 來源: 中外對話 |作者: 譚琭玥

中國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于去年開始投入運行。它要求電力行業的2000多家重點排放單位對2019-2020年的排放進行核算。這一全國碳市場目前覆蓋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達到近45億噸,約占全國總排放量的40%。與歐盟等其他地方的碳市場不同,中國的排放配額分配不是基于排放總量上限確定的,而是基于排放強度。一個排放配額意味著一家公司可以排放1噸碳。

到目前為止,全國碳市場的交易活動還很有限:2021年碳排放配額總計成交了4.1205億噸,包括區域排放交易試點和被稱為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國內碳抵銷。然而,起步緩慢的情況并不少見: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在2005年啟動后的第一年,配額交易總量僅有3.21億噸,但2021年已經達到120億噸。

中國的碳排放交易試點(其中大部分自2013年以來一直處于活躍狀態)繼續并行運行,但隨著電力行業排放單位越來越多地轉向全國碳市場,大部分試點市場的交易額出現了下降。

中國在2017年宣布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2021年1月初,生態環境部(MEE)發布關鍵政策文件,全國碳市場隨即正式投入運行。2021年7月,碳排放權交易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平臺上正式上線。這一年,中國另外兩個主要碳市場機構也開展了活動:一是北京綠色交易所,這是自愿減排量(VER)和CCER的國家交易平臺。參與全國碳市場的企業經營者可將CCER作為補充履約手段;二是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在正式的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建立之前,該中心是交易和持有量的臨時登記處。

成果喜人

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以每噸54.22元(8.52美元)收盤,比7月16日的開盤價上漲13%。包括掛牌協議交易(線上)和大宗協議交易(線下)在內,2021年的碳排放配額(CEA)加權平均價格為每噸43.85元(6.89美元)。2021年全國碳市場共運行114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1.79億噸。其中,1.48億噸(83%)為場外交易(OTC)。下表概述了去年不同類型交易的市場表現。

2021年中國碳市場主要環節碳排放配額成交量


注:*總成交量包括地區試點ETS、全國碳市場和CCER的配額成交量。成交額僅包括配額單位(由于CCER主要在場外交易,無法公開獲得價格信息)。試點中的碳抵銷交易量較小,不包括在我們的評估中。
交易以電子方式進行,且只允許現貨交易,目前沒有期貨或其他衍生產品。交易指的是掛牌協議交易或場外大宗協議交易(每個交易日結束時在交易所清算的雙邊場外交易)。后者經雙方協議單筆最小交易量不小于10萬配額,每日價格波動幅度為±30%。只有碳市場納入的重點排放單位可以進行交易。金融機構和其他“投機者”尚未獲準參與市場,不過中國政府已表示,這可能會在稍后階段發生變化。

碳市場交易分兩個不同階段進行,7月至9月為“學習和準備”階段,實際交易從10月至12月中旬開始。然而,到9月底,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已經完成了公司碳資產管理和交易策略的制定:9月30日出現了一些大宗場外交易。在這一年中,市場參與主體們逐漸從生態環境部獲得了配額。10月至12月中旬需求開始回升。配額不足的經營者開始通過交易大廳和場外大宗交易尋找配額。由于大多數盈余持有者不想放棄他們的多余配額,所以可供交易的配額有限。


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參加全國碳市場的控排企業可使用CCER在全國碳市場進行2019-2020年度的履約,抵銷比例不得超過5%。為了將所得的配額存起來,以備將來使用,有很大一部分市場參與主體的抵消比例都幾乎達到了上限。這種做法進一步限制了配額供應。碳配額交易價格在每噸30元(4.72美元)和59元(9.27美元)之間波動,形成一個大U形。


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后,中國的地區試點碳市場仍在并行運行。盡管北京和廣東的一些自備電廠今年開始逐步轉向全國碳市場,但發電以外各行業的大型排放企業仍受各地區碳市場的監管。隨著全國碳市場的發展,以及越來越多的排放單位從地區試點轉向全國碳市場,試點碳市場的作用將減弱。至于不同試點的配額價格,北京仍然是最高的,2021年達到了每噸9.22美元的歷史高位(高于全國碳市場每噸6.42美元的價格),其次是上海試點市場,為每噸6.03美元。

12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