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大變革”,答好碳達峰碳中和時代命題
《實施意見》提出了2025年、2030年、2060年三階段目標。圍繞目標的實現,系統謀劃了工業、能源、建筑、
交通、農業、居民生活、科技創新等10方面工作舉措。回答好這道時代命題,要抓牢產業結構調整與能源結構優化兩個關鍵,利用好科技創新“大變量”和制度創新“放大器”,注重用數字化手段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確保碳達峰、
碳中和取得積極成效。
加快產業結構綠色化變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要建立健全重點領域
碳排放準入制度體系,逐步提高增量項目準入門檻,實施用能預警,加強督促檢查,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實施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持續推進傳統產業
節能改造,加快發展綠色低碳未來產業,率先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促進農業固碳增效。加快商貿流通、信息服務業綠色轉型,推動服務業低碳發展。深入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打造循環經濟991行動升級版。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將能耗、碳排放納入到綜合績效評價,逐步降低經濟增長對高耗能高排放發展路徑的依賴。
加快能源結構清潔化變革。節能增效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最直接、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要嚴格控制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積極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科學界定高耗能行業能效水平,分類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加大節能監察執法力度,推行用能預算管理機制。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組織實施核電發展、可再生能源發展、清潔
電力入浙、清潔高效火電發展、數字化節能增效、能源設施升級和體制改革六大專項行動,統籌推進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和單位產品超能耗限額標準階梯電價
政策。深化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推動電力、煤炭、油氣
市場化改革,增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加快科技和制度創新變革。要深入實施“雙尖雙領”計劃,加強減碳、零碳和負碳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托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建設,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統籌生態環保、節能降碳等財政資金,構建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健全與生態產品價值相掛鉤的財政獎補機制。落實央行碳
減排支持工具,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積極參與全國碳
排放權市場交易,探索開展
碳匯、用能權、生態產品等市場交易機制。加快構建省級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探索制定市縣級碳排放核算辦法。推進多領域多層級多樣化低(零)碳試點。制定綠色項目招商引資清單,加快形成綠色產業發展模式。
加快碳達峰、碳中和數字化變革。雙碳數智平臺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性、系統性舉措。要加快構建雙碳綜合數據庫,打造數據多源、縱橫貫通、高效協同、治理閉環的雙碳數智平臺,以數字化手段推進改革創新、制度重塑,實現數智控碳。迭代升級碳賬戶、碳達峰監測跟蹤、節能降碳e本賬、碳賬戶金融、
碳普惠等重大應用,迭代完善政府治碳“一站通”、企業減碳“一網清”、個人低碳“一鍵惠”綜合應用。加快制定統一的應用場景建設規范、數據規范、碳排放核算規范,推動重大應用省市縣全面貫通。通過“一地創新、全省共享”等形式,實現地方創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