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如何轉型?

2022-2-14 14:40 來源: 能源研究俱樂部 |作者: 王震 李楠

我國能源轉型的原則要求


根據國家“雙碳”目標,我國能源轉型進程可分為三個階段,即2030年前為碳達峰攻堅期,2031-2050年為碳減排加速期,其中2031-2035年可能會是一個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但略有反復的平臺期,2051-2060年為碳中和決勝期。能源轉型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需要早啟動、準研判、穩推進,確保安全實現既定戰略目標。

(一)首要是確保能源供給安全

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能源供給安全是能源轉型的首要目標和重要前提,保障能源供給安全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目前我國能源面臨敞口式消費風險。2020年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在73%和43%左右,且我國正處于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階段,對能源消耗的依賴性高,面臨的國際形勢復雜嚴峻,階段性結構性問題突出,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經濟、金融、社會風險更為敏感,更加需要穩定能源供給。能源轉型發展是一個復雜艱巨的過程,要堅持系統觀念,從全局出發,統籌考慮減污降碳和能源安全,正確處理減碳和發展、短期與中長期、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化石能源要為新能源發展“讓路”,逐步從基礎能源轉變為碳中和時代的補充與備用能源。但未來一段時間油氣行業仍要全面貫徹增儲上產的要求,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多元開展國際合作,保障能源供給安全;新能源產業要因地制宜加快開發,提高技術標準,降低系統成本,實現安全可靠的能源替代。

(二)關鍵是要穩妥有序推進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不能太慢,否則會被先進國家拉大差距,但也快不得,要穩中求進。未來十年是能源轉型的關鍵期,碳達峰不是要“沖鋒”,更不是“加速下坡”。當前,全球宏觀經濟發展不穩定性明顯增強,能源系統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能源技術路線多樣、成熟度各有差異,“大干快上”的運動式做法將導致能源系統的安全性風險。方向堅定,“小步快跑”“邊走邊看”才能為技術突破預留足夠空間,兼顧技術迭代與路徑優化,避免“包袱多”“轉道難”。

(三)核心是要節能減排增匯

經濟發展模式要逐步轉向循環經濟和共享經濟,堅持集約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強化脫碳產業和技術等重要抓手,實現更高經濟增速、更清潔生活環境。

一是節約能源資源,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要牢固樹立節能是“第一能源”、節能優先的理念,加強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重大節能工程、技術攻關,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加快節能增效改造,完善節能低碳激勵政策,大力推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能源消費主體節約用能,形成節能社會文化,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

二是優化產業與用能結構。優化用能結構,鼓勵清潔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消費,推進煤炭、油氣清潔高效利用。升級產業結構,遏制高能耗、高排放行業盲目發展,產品向高端化、高值化升級,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

三是加快負碳技術推廣應用。碳增匯與碳減排同時并舉,加大負碳技術的研發投入,支持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大力推進CCUS、空氣直接碳捕集、造林與再造林等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發展海洋碳匯,提高碳匯增量。

四是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健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完善監測、報告和核查(MRV)體系,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有序帶動全社會各行業減排。積極借助綠色金融手段,通過開展綠電交易、綠色認證碳金融等,從投資端、融資端和生產端共同發力,完善市場化激勵機制。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