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如何轉型?

2022-2-14 14:40 來源: 能源研究俱樂部 |作者: 王震 李楠

我國能源轉型的挑戰與機遇


(一)主要挑戰

面臨國際社會低碳環境約束和國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我國能源轉型的挑戰和難度空前,主要體現在:

一是產業結構重。中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業制造業比重大。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大背景下,能源需求還將剛性增長,資源和環境約束更加緊張。

二是煤炭比例高。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且能源利用效率偏低。2020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56.7%,單位能源消費碳強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2019年,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0.49噸標煤/萬元,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2.9倍。

三是排放總量大。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達98億噸,約占全球碳排放的31%。2030年碳達峰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65%,“十四五”“十五五”期間需分別完成18%和17%的下降幅度,難度是極大的。

四是減排斜率陡。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歐盟約經歷70年,美國、日本經歷40年左右,而中國僅有30年時間,中國碳減排過程將呈現一條斜率很陡的曲線。

(二)潛在機遇

能源轉型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競爭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生產組織模式深刻變革、數字化轉型將快速推進,能源和大宗商品供給需求關系持續調整,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彎道超車”帶來了新的機遇,主要體現在:

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中國經濟處于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過渡階段,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約55%,低于發達經濟體,經濟對能源消耗的依賴性遠遠高于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碳排放量的減少,實現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這將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形成新的增長點。能源技術加快創新,能源基礎設施加速升級,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節能減排增匯需求上升,碳計量、碳交易和綠色金融成為新興行業,能源轉型將給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有關機構預測,中國低碳轉型將帶來巨大的市場規模和效益,預計將帶動70萬億元的綠色基礎設施投資。

三是引領技術突破,催生新業態、新模式。“雙碳”目標將加快能源產業由“資源主導、資本主導”向“技術主導、資本主導”轉變,以“清潔低碳+電氣化”為主要特征的能源轉型將持續引領新一輪工業革命,量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等重大顛覆性技術將不斷涌現,多種產業、技術交叉融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將層出不窮。

四是全球化國際合作機會增加。在中美競爭加劇、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動蕩、貿易保護主義愈加強化的背景下,能源轉型為低碳經濟領域國家、行業、企業間的合作共贏提供了新的空間。如光伏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額近年來持續攀升,突破200億美元;外商投資特別準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放開后,外資加速進入中國新能源車等領域。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