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運行
2020年底,生態環境部連續印發了《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2019-2020年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納入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等系列文件,發電行業被率先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在準入標準、配額分配、排放交易、排放核查與配額清繳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準入標準為覆蓋行業內年溫室氣體排放超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單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的單位不再參與地方市場;配額以免費分配為主,適時引入有償分配;可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市場交易方式;重點排放單位可使用國家核證自愿
減排量(
ccer)抵銷不超過5%的碳排放配額。
《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在配額分配、配額發放、配額清繳等方面做出了規定:化石能源發電機組分為30萬千瓦等級以上煤電、30萬千瓦等級及以下煤電、非常規煤電和燃氣機組四類,針對不同類別機組分別設定相應碳排放基準值;明確2019-2020年配額實行全部免費分配;按機組2018年度供電(熱)量的70%預分配配額,在完成實際碳排放數據核查后,以最終核定配額量多退少補;燃氣機組清繳上限為核定配額的100%,其他機組清繳上限為核定配額的120%。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根據《納入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首批納入市場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共計2225家,涵蓋了火力發電、熱電聯產、生物質能發電等企業,同時包含了多家自備電。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首日成交量410.4萬噸,成交額21023.01萬元,成交均價51.23元/噸。
碳排放權交易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