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為綠色發展提供全鏈條支撐
數字化賦能綠色化的本質是充分利用各領域數據,通過海量數據的綜合應用優化機器和生產過程效率,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數字化為提高綠色發展中的設備連通性、生產高效性、施策精準性提供全鏈條支撐。
一是數字技術提高物理世界連通性,建立綠色化發展信息采集反饋的閉環通道。物聯網技術利用二維碼、RFID、各類傳感器,獲取物理世界中無處不在的信息,并通過5G、互聯網等各類異構網絡,實現機器與機器之間、機器與人之間高效的信息交互,為生產過程綠色智能優化閉環建立數據雙向流動的通道,實現實時的、精細化的設備管理、生產控制,有效降低能耗和
碳排放。
二是數字化行業解決方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數據價值挖掘賦能綠色化。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打通技術、數據、行業知識的鏈條,以終端數字技術實時采集得到的監測數據,基于應用場景的虛擬化模型,優化能源使用和生產運行方案,促進生產過程高效化、低碳化。從細分行業看,數字化解決方案是工業、
交通、建筑等主要排放部門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工業領域,工業互聯網作為垂直領域數字化的整體解決方案,不僅助力單一企業實現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物流
運輸、回收利用等各環節的數字化追蹤監測分析,實現按需供給、高效生產,減少碳排放,實現企業
節能增效,同時基于企業間的數據打通實現產能共享、要素共享,提高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行業碳排放。在建筑領域,分布于建筑樓宇內外墻、空調系統、電梯系統的5G、傳感器等模塊,優化建筑設備運行,降低空轉率,減少能耗與排放。在交通領域,城際高速鐵路、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網絡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可極大提高交通流運轉效率,減少資源消耗,提高系統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據中金公司測算,數字技術可大幅降低物流空載率,減少全年無效行駛里程1472億公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95.08億千克。
三是數字化提高碳排放監測管理精準性,是綠色發展
政策落地和企業
碳資產管理優化的有力支撐。目前我國正在啟動全國
碳交易市場,數字技術將極大提高碳交易過程中碳核算的實時性和精確性。以碳排放核算的在線監測系統為例,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將有力支撐該監測系統運行的數據采集、記錄、傳輸、處理,進而通過數據模型分析,幫助企業更好規劃
碳配額。另外,在綠色金融服務行業,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幫助金融機構形成企業碳排放實時監測網絡,識別真正的“綠色”企業,提高金融支持準確性。對于政府而言,通過能源與碳信息監測管理,可助力不同層級政府及時掌握“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完成進度及趨勢預測等信息,為政府部門
減排政策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數字技術還可在生態系統健康管理、固碳潛力評估、固碳選址優化以及提升碳捕集封存效率等方面提供支撐,提升
碳匯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