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哲輝:第一,建設前期環節,建立“雙碳”咨詢專篇作為環境影響評價支撐體系。創新評價方式,引入“雙碳物有所值”定性、定量評價體系,衡量綠色建筑方案比選。第二,生產
運輸環節,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筑及
認證標識的
建材產品,提高耐久性混凝土、耐候耐火結構鋼、高性能材料使用范圍。推進鋼結構模塊化集成組合建筑(Steel-MIC)技術的加工安裝。積極探索和推廣電動重卡和氫能重卡的應用并全面推廣綠色供應鏈。第三,施工建設環節,積極采用智能化建造方式,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檢測用能設備能量平衡水平。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及移動通信技術組織施工,提升施工精細化水平,在建筑垃圾源頭減量、過程控制、循環利用,加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儲能的配套建設。第四,運營改造環節,完善能源審計技術應用,構建能耗審計、設備利用效率審計、能源成本審計、用電審計、用油審計等能源管理手段,并形成結果運用機制。大力發展綜合能源服務,依托物聯網數據控制實現暖通空調、生活熱水、照明電梯等
節能有效管理。改造建設綠色生態體系,完善城市生物多樣性發展,提升“城市綠肺”的空間布局。完善建筑物內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分類、收集能力。第五,拆除處置環節,提高建筑拆卸垃圾再利用水平,實現廢鋼、廢鐵、廢塑料、廢
玻璃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固廢拆除處置操作工作。
??房地產行業雖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征途上不斷邁進,但在實現“
碳中和”的路上依然充滿挑戰。從未來發展與實際應用的角度去看,社會各界需要緊密配合,共同推動建筑行業達到“碳中和”目標。建筑行業需更加注重建筑與生態環境的依存關系,構建合理的建筑標準體系,并通過建筑行業全周期低
碳管理等一系列的方式參與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