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個問題是與慈善信托本身的可持續發展有關,我們知道目前信托業慈善信托業務的運維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依靠信托公司的利潤在支持,未來是否可以實現慈善信托業務自身的自我循環,比如說向ESG投資管理轉型?
陳兵:我想指出,目前慈善信托并不完全依靠信托公司的利潤在支持,上海信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早在2019年7月就率行業之先發起設立“上信上善”慈善母信托,創設性搭建TOT慈善信托架構,最大程度發揮慈善信托聚合社會各界資源的優勢,以自有資金作為撬動社會資金的種子基金和蓄水池,深度挖掘業務合作機構及個人客戶的慈善需求,將融資企業、投資客戶轉換為慈善信托委托人,為高收入人群和企業量身定制參與共同富裕事業的方案,并充分體現企業在公益慈善活動中的權益和主體地位,幫助各類企業多途徑實現企業ESG社會責任,有效提升企業的品牌認同度和美譽度。
近年來,公司吸引了諸多戰略客戶以及公司信托監察人共同參與慈善信托事業,不僅為社會資本參與共同富裕事業提供了便利,也為慈善信托項目提供了源頭活水,有利于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減貧事業、投身脫貧行動。
例如公司與家族信托合作伙伴友邦保險共同推出了“友邦友愛”慈善信托,資助“友邦天使心”項目和上海市
兒童基金會“春蕾計劃”項目;與公司融資類客戶寶龍地產共同出資設立“上信善醫”鄉村行健康幫扶慈善信托,聯合社會愛心企業出資設立
江西心血管內科新進展培訓慈善信托,幫助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革命老區提升一線臨床醫務人員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與上海雙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上信雙創桑梓情深教育扶貧慈善信托,改善湖北恩施少數民族鄉村地區貧困學子生活狀況、推動
云南瀾滄縣中學體育設施改造;與公司高凈值客戶共同發起設立上信至善中西部地區教育助學慈善信托,資助50名云南鄉村地區校長來滬開展為期三年的深度培訓;公司還在開展鄉縣兩級干部培訓慈善信托的過程中,將慈善信托監察人轉化為慈善信托捐贈人,并吸納公司業務合作伙伴為縣級干部免費授課,深度挖掘社會各界參與三次分配、參與共同富裕事業的切實需求,形成了慈善信托業務的自我循環。
未來,信托公司應當在可持續金融的整體框架下,把綠色信托、ESG投資理念內嵌入慈善信托,將家族信托、慈善信托這樣具有長期資金屬性的產品形式,與ESG投資的期限和理念匹配起來;將慈善信托的資金用途與ESG的篩選標準結合起來,建立起多方參與、共同賦能、互利共贏的ESG金融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