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應對氣候變化仍需“集體力量”
獨木難支,孤掌難鳴。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各國的共同議題,需要的是全世界人類充分參與,需要各國一致配合,攜手共進。
我們注意到,《巴黎協定》已達成近六年,然而實施細則仍遲遲無法完成談判,國際社會對于本次大會能夠完成此項任務充滿期待。發展中國家對于一直以來關切的資金和適應
問題不能得到認真對待和有效回應十分失望,對發達國家是支持發展中國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還是僅向發展中國家轉嫁
減排責任心存疑慮,這已經成為多邊進程持續向前的最大障礙。
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人類需共同面對的問題,需要的不是空頭支票或是轉嫁責任,更多的是要履行承諾,建立互信。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面對氣候變化,人類命運休戚與共,不分國界。
“我們需要在2030年前盡快達到排放峰值,并支持發展中國家建立氣候適應能力。到2020年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的承諾是加強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的關鍵?!甭摵蠂鴼夂蜃兓瘓绦忻貢撂乩锵摹ぐK蛊ぶZ薩(Patricia Espinosa)表示,“十多年前在《氣候變化公約》進程中作出的承諾尚未兌現。是時候兌現了——COP26就是一次機會。發展中國家需要支持,以便盡可能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動。”
COP26主席阿洛克·夏爾馬(Alok Sharma)表示:“這份國家自主貢獻的報告觀點明確:雄心勃勃的氣候行動,可以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具破壞性的影響,但前提是所有國家都要共同行動。”
全球
碳排放量與所達成目標關系圖。其中NDC為國家自主貢獻。圖源自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