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信用”額度轉讓可實現雙贏目的

2014-3-7 14:57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日前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高官舉行會議,磋商如何有效落實《京都議定書》。
       依據聯合國的規定,發達國家及其企業使用現代技術幫助發展中國家通過投資風力或水力發電,或改造能源設施等以達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由此產生的碳減排額度允許互相轉讓,即可以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進行買賣。按照國際市場慣例,規定排放到大氣中的每噸HFC污染性氣體或二氧化碳相當于一個“份額”,即為一個“碳信用”單位,每減少1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可獲得等量排放權。公司如果沒有用完分配給它們的“碳信用”,即可把剩余的額度賣給需要更多“碳信用”的企業。目前國際市場每個“碳信用”配額轉讓價格通常為15美元至18美元。據聯合國專門機構的專家預測,未來幾年內,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總交易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
       為了履行國際義務,被要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因而碳排放信用額度的最終買家幾乎都是發達國家。按現行規定,發展中國家不能直接將配額出售到西方市場,這些企業賣出的“碳信用”主要由一些國際“碳基金”和公司,或通過世界銀行等機構參與后才能進入國際市場,這些投資于“減排權”轉讓的公司或基金可以從中賺取利潤差價。
       自《京都議定書》生效以來,國際上出現了專門從事這項交易、名目眾多的“碳基金”。世界銀行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權的最大買家,世行建立了“原型碳基金”、“生物碳基金”、“社區發展碳基金”等多個碳基金,還托管著意大利、荷蘭、西班牙、丹麥、歐洲投資銀行等8個碳基金項目。世行的第9個碳基金“傘型碳基金”也于去年8月開始首度交易,迄今世行獨家管理的碳基金總額超過19億美元。此外,亞洲開發銀行也正打算設立一個“碳信用市場計劃”(CMI),作為清潔能源和環境重點項目的組成部分。
        按照《京都議定書》的減排目標,2012年前發達國家需要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在50億噸至55億噸,其中一半減排量由發達國家內部完成,余下超過25億噸則需要通過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先進技術來開發新能源,或通過改造發展中國家現有能源設施以實現減排目標的所謂“清潔發展機制” (CDM)聯合履行排放額度轉讓貿易來完成。記者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了解到,目前全球范圍已簽約的減排量還不到3億噸,由于2008年以后距離實現《京都議定書》的目標時間太短,所以實施上述“減排目標”的理想時間在2008年前。因此從全球范圍看,目前“碳信用”額度轉讓的潛在交易市場巨大,而且履行交易的時間也將十分緊迫。
      “碳信用”額度轉讓可實現雙贏目的?!扒鍧嵃l展機制”是發達國家締約方為實現其部分溫室氣體減排義務而與發展中國家進行項目合作的主要機制之一。在這一合作機制前提下,“碳信用”額度才得以有價轉讓,并可使轉讓雙方共同得利。那些排放過量溫室氣體的國家為了減少他們需要購買的溫室氣體排放分配額的數量,就必然有盡快減少自己排放量的動力。而那些用不完自己全部溫室氣體排放額度的國家為了得到更多的供出口的額度,也必然會產生更大的動力,以使自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保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因此,“碳信用”額度的轉讓是個“雙贏”的機會。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盡管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好處顯而易見,但目前在市場發展周期上還存在著巨大的資金和技術缺口。目前“碳信用”轉讓基本上還是買方市場,發展中國家企業的議價能力較弱。隨著大家對“碳信用”額度轉讓的逐步認識,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市場中成為供給方,減排額度的價格會進一步降低,預期的收益也將會縮水。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