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為期兩周的COP26 你需要了解這些關鍵詞
[ 根據UNFCCC的介紹,此次談判的四大目標為:第一,減緩。到本世紀中葉確保全球實現凈零目標,并保持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內;第二,適應。保護社區和自然棲息地;第三,資金。發達國家需兌現承諾,即在2020年前,每年向貧窮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用于幫助貧窮國家適應氣候變化和減少
碳排放,十余年來,該承諾一直未能兌現;第四,合作。敲定《巴黎規則手冊》,使《巴黎協定》全面運作。 ]
[ 2018年,IPCC在報告中指出,通過將全球氣溫的升幅控制在相較工業化前水平的1.5攝氏度內可以避免最惡劣的氣候影響,并保持宜居氣候。 ]
[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發達國家曾承諾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資金,幫助后者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
推遲一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終于召開了。
11月1日~12日,COP26在格拉斯哥舉行。根據組織方給出的數據,有來自各國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等方面的3萬多人登記參加。
COP會議通常分為藍區和綠區。此次蘇格蘭會展中心所在地為藍區,在此處將舉行各種談判,格拉斯哥科學中心所在地為綠區,向公眾開放,將舉行各種活動和研討會。
根據UNFCCC的介紹,此次談判的四大目標為:第一,減緩。到本世紀中葉確保全球實現凈零目標,并保持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內;第二,適應。保護社區和自然棲息地;第三,資金。發達國家需兌現承諾,即在2020年前,每年向貧窮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用于幫助貧窮國家適應氣候變化和減少碳排放,十余年來,該承諾一直未能兌現;第四,合作。敲定《巴黎規則手冊》,使《巴黎協定》全面運作。
不過,氣候變化談判以縮寫多、數據多聞名,初見COP、NDC、IPCC等縮寫和一些在中文中并不經常使用的名詞感到陌生,它們都代表什么?又如何同各國政經未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