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郝吉明院士:減污降碳不能打破正常供求關系

2021-10-13 12:59 來源: 中國能源報 |作者: 朱妍

“傳統行業短期內快速轉型難度大”


數據證實,燃煤鍋爐整治、落后產能淘汰、北方清潔取暖等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對二氧化碳減排同樣有效。據《報告》統計,2015-2020年,工業部門通過上述措施減少了6%的碳排放量;民用部門在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降低的同時,保持二氧化碳排放基本穩定。

但在嚴剛看來,協同效應尚未充分發揮。“截至2019年,全國仍有約70%的城市未實現碳排放和PM2.5濃度協同下降。”杜祥琬也稱,PM2.5濃度、碳排放強度有所下降,二氧化碳排放的絕對量并沒有降低。“今年上半年,全國碳排放量較去年、前年同期分別增加了11%、8%。減污與降碳協同了嗎?這一問題值得思考。”

嚴剛表示,當前難題主要在于降碳。“我國經濟需持續穩定發展,未來對能源消費仍將保持剛性增長需求。從產業定位來看,全球近1600種工業產品中,我國有1200種產品的產量居全球首位,傳統產業規模大、比重高,粗鋼等產量均占全球的50%以上,傳統行業短期內快速轉型難度大,深度脫碳面臨巨大壓力。”

此外,電力和工業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部門。“從技術路徑來看,降碳難度最大的就是工業部門。相比交通、建筑領域,石化水泥鋼鐵等行業減碳技術路徑還不是很清晰,實現碳中和挑戰更大。”嚴剛稱,歐盟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約用了70年,減排約40億噸,年均減排0.6億噸。我國要在碳達峰后用30年時間實現100億噸左右的減排,年均減排目標在3億噸以上。“時間緊、任務重,現階段應以碳中和目標約束推動實現高質量達峰。”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