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開展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的元年。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發言時向全世界宣告,中國將努力爭取在2030年之前實現二氧化
碳排放達峰,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2020年1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八項重要任務進行具體部署。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第九次會議上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雙碳”成為各地大力推進的重要任務。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明確指出,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最高層措辭嚴厲,態度堅決,對那些自行其是、忙于運動式“減碳”的地方和企業來說不啻一聲驚雷。
何為運動式“減碳”?按照前不久國家有關部門的回應,有些地方、行業、企業“雙碳”工作的著力點“跑偏”“冒進”屢見不鮮,具體有如下種種——
目標設定過高、脫離實際,有的地方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停,有的金融機構居然對煤電等項目抽貸斷貸;遏制“兩高”行動乏力,有的地方甚至違規上馬“兩高”項目,未批先建
問題突出;
節能減排基礎不牢,今年上半年全國9個省(區)能耗強度同比不降反升,10個省份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節能形勢十分嚴峻。此外,有的行業沒有扎實做好結構節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而是寄希望于某種技術一勞永逸解決問題;有的機構蹭熱度、追熱點,熱衷于打標簽、發牌子,碳中和“帽子”滿天飛,如此種種亂象也被重點指出。事實上,除前述之外,有的亂象遺患更甚:虛喊口號、蜂擁而上;過度行動,超出了目前的發展階段;碳中和專著連篇累牘,內容卻重復、空洞;主管部門方案還沒出臺,企業就發布了行動方案,有的地方借推進“整縣光伏”實行產業搭車、有的地區炒作“整縣儲能”,甚至個別機構組織借機斂財,如此等,更為各界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