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的教訓和啟示
眼下歐洲正在發生的能源危機,是我們觀察到的在和平時期,在沒有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的情況下,僅由于風光等可再生能源間隙性性質和天然氣供應不足而造成的。我們衷心地希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有關方面能通力協作,通過增加天然氣供應等手段,緩解或最大可能控制危機的程度和規模,不給還在疫情之中的歐洲百姓生活造成更大的沖擊和影響。
對于全球能源
市場,歐洲的能源危機意味著什么?今天我們去下結論,總有時間尚短和觀察不夠充分之嫌,但以下三點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討論。
(一)廉價能源時代宣告徹底終結?
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和大封鎖
政策,世界經濟停擺,國際市場上充斥著無處可去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資源,石油和天然氣價格跌入歷史低點,WTI出現了負油價。但是,僅僅半年多時間過后,從2021年開年開始,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的價格就不斷上漲,國際能源市場的形勢完全反轉,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全球性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的供應緊張,是世界各國在爭奪天然氣等能源資源。
有機構分析認為,歐洲當下的能源危機,預示著廉價能源時代宣告徹底終結。2021年9月22日,高盛表示,如果今年北半球冬天較以往更冷,那么油價可能會飆升至90美元/桶,因為歐洲天然氣短缺可能會對石油市場產生溢出效應,將導致全球石油需求上升,而在美國以外的市場,供需矛盾加劇,供應鏈已經嚴重枯竭,系統無法應對任何類型的中斷。2021年9月中旬,美銀發布報告稱,如果今年北半球的冬天比以往更冷,強勁需求可能推動油價升至每桶100美元/桶,原因是如果這個冬天更冷,全球石油需求可能會激增100萬-200萬桶/日,今年冬季的石油市場赤字很可能會超過200萬桶/日,冬季氣候正快速成為能源市場價格的最重要驅動因素。
非常遺憾的是,包括我本人在內,一年前的認識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國際能源市場的供應過剩將是長期的,能源價格將長期保持低位。今年以來國際能源價格的不斷上漲,是否預示著廉價能源時代宣告徹底終結,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二)風光等可再生能源不穩定,對單一能源的依賴更不可靠
從直觀和最簡單的數據可以看出,導致本次歐洲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老天不給力,風力不足造成了歐洲風力發電沒有達到預期。2021年2月中旬橫掃美國大部分地區的極端寒冷天氣,美國德克薩斯等地風力發電下線后造成嚴重的
電力供應危機之后,我們在歐洲再一次看到了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存在的嚴重間隙
問題和可靠性不足,大自然再次提醒人類社會,必須高度關注能源轉型中的技術細節,否則就會出現嚴重的后果。
充足的多渠道供應和可短時間靈活替換的多品種能源供應,是保證能源安全最可靠的、同時也是最主要的手段,這是20世紀兩次石油危機后,世界各國和學界總結出來的能源安全政策核心內容。在這次能源危機中,我們看到,由于熱衷于氣候問題,歐洲很多國家不斷關閉燃煤電站,并且大量棄核,發電用能源高度依賴天然氣,天然氣供應又嚴重依賴俄羅斯,從而導致天然氣供應一旦出現問題,歐洲各國就失去了應對的手段,面對危機只能束手無策。
看到今天歐洲出現的能源危機,似乎讓我們有重回20世紀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的錯覺,不同的是,那一次是石油,這一次是天然氣。
(三)能源轉型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
2021年9月21日,國際能源署公開要求俄羅斯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這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因為就在3個月前發布的《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系統路線圖》中,國際能源署提出,為保證2050年實現全球的凈零排放,需要立即停止化石能源、尤其是油氣項目新的投資。
2021年5月18日發布的《2050年凈零排放:全球能源系統路線圖》,被國際能源署自稱為其“歷史上最重要和最具挑戰性的”報告。由于極端的觀點,報告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巨大爭論。2021年6月初,在2021年圣彼得堡國際經濟
論壇期間,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薩勒曼親王稱,國際能源署的路線圖是“la-la land”;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認為,如果世界各國遵循這一路線圖,“石油價格將會漲到多少,200美元? 天然氣價格將漲上天”。3個月后的今天,我們正在見證這一結果。
今天的人類社會,高度依賴以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推動了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日益嚴重的氣候問題,要求開展全球性的能源轉型,方向是正確的,但其過程是復雜的且漫長的。能源轉型不能引發能源危機,不能嚴重影響社會大眾的生活,不能讓社會大眾陷入能源貧困,這應該是世界各國在能源轉型中必須堅持的底線,并應穩妥地采取積極的措施加以避免,這應是當下正陷入能源危機的歐洲,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