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從正陷入能源危機的歐洲看到的…

2021-9-26 10:04 來源: 全說能源 |作者: 王能全

歐洲的能源危機是誰的錯?俄羅斯并且還要加上亞洲


非常有意思的是,對于歐洲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和能源危機,輿論認為錯在俄羅斯沒有供應充足的天然氣,更錯在以日本、印度為主的亞洲國家購買了更多的液化天然氣,歐洲自身則沒有什么責任。

(一)俄羅斯沒有提供充足的天然氣供應

從2021年9月7日開始,我們至少從《世界石油》網站上查詢到3篇彭博社的文章,主題都是由于俄羅斯沒有提供充足的天然氣,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不斷漲出新高。

2021年9月7日,由維里蒂·拉特克利夫和凡妮莎·滕撰寫文章的標題,就是“隨著俄羅斯產量下降,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創下新高”;2021年9月20日,由凡妮莎·滕、伊西斯·阿爾梅達和埃琳娜·馬茲尼娃撰寫的文章則更進了一步,對于歐洲天然氣的價格上漲,定性為“俄羅斯決定不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導致價格上漲”;2021年9月21日,在艾瑪·羅斯-托馬斯和伊西斯·阿爾梅達撰寫的文章中,國際能源署直接喊話俄羅斯,“成為一個‘可靠的供應國’,向歐洲輸送更多天然氣”,認定俄羅斯是本次歐洲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的責任人。

這篇文章一開頭,就直奔主題:國際能源署呼吁俄羅斯向歐洲供應更多的天然氣,稱能源危機是俄羅斯展示其“可靠供應商”的一個機會。

該機構表示,俄羅斯正在履行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合同義務,但其對歐洲大陸的出口仍低于2019年全球大流行之前的水平。更多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將有助于歐洲在冬季到來之前提高其天然氣儲備。

歐洲天然氣價格每天都在打破紀錄,因為最大供應國俄羅斯對補充庫存所需的額外流量設定了上限。由于繁重的維護工作,挪威的銷量一直難以增加,而亞洲正在大量采購液化天然氣,導致歐洲在供暖季節開始前幾周就出現燃料短缺。

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國際能源署表示:“俄羅斯可以采取更多措施,增加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確保庫存達到足夠的水平,為即將到來的冬季供暖季節做準備,這也是俄羅斯展示其作為歐洲市場可靠供應商的一個機會”。

俄羅斯國有的天然氣生產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文章認為,國際能源署的成立,是為了捍衛富裕工業化國家的能源利益。該機構對石油市場的干預并不陌生,有時呼吁歐佩克增加供應,偶爾協調緊急燃料儲備的釋放。這家總部設在巴黎的機構,涉足天然氣市場的情況并不常見。

隨著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蘇,人們重返工作崗位,從美國到歐洲和亞洲,能源價格都在飆升。在歐洲,經過一個漫長的寒冷冬天,天然氣儲備所剩無幾,天然氣供應已經很低,再補充天然氣并不容易。

歐洲將在短短幾周內進入取暖季節,這是十多年來最低的庫存,在陽光不照或風不刮的情況下抑制了可再生能源的輸出,從而使得市場容易受到價格波動的影響。

國際能源署表示:“未來,歐洲天然氣市場很可能面臨來自計劃外供應中斷和嚴寒期的進一步壓力測試,尤其是如果它們發生在冬季后期”。

這篇文章中,國際能源署還強調,將天然氣價格飆升歸咎于對化石燃料的轉向是錯誤的,國際能源署執行主任法提赫·比羅爾說:“最近全球天然氣價格的上漲是多種因素的結果,把責任歸咎于清潔能源轉型是不準確的,而且具有誤導性”。

(二)亞洲搶購了太多的液化天然氣

除俄羅斯之外,輿論還認為,以印度、日本等為主的亞洲國家大量購買液化天然氣,也是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2021年9月20日,《世界石油》網站刊發了彭博社安娜·謝里亞耶夫斯卡婭發自莫斯科的文章,“盡管天然氣需求創紀錄,但歐洲并未購買液化天然氣——原因如下”。

文章認為,歐洲天然氣價格創紀錄的上漲,并不意味著向該地區輸送每一份可用的天然氣都是有利可圖的。

盡管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今年上漲了兩倍多,但仍未超過運往最大進口地區亞洲的液化燃料價格,這是因為從日本到印度,亞洲各國都在冬季來臨前進行恐慌性搶購,加劇了對那一小部分現貨市場上自由交易、不與長期合約掛鉤貨源的競爭。

歐洲、亞洲和美國的天然氣市場,通過液化天然氣貿易相連,因此某個地區的舉措可能會改變天然氣流量。

文章從技術層面,分析了液化天然氣為什么主要流向了亞洲市場。具體包括:

1. 液化天然氣在哪里? 歐洲在短短兩年內就從過剩變成了短缺,這是因為隨著中國迅速擺脫全球疫情,亞洲的需求飆升。巴西1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也加劇了這種短缺,該國轉而使用液化天然氣來發電,通常是由水電站大壩發電。所有這一切使得歐洲的貨物所剩無幾,自6月初以來進口一直在下滑。

2. 長期合同。大部分液化天然氣被鎖定在長期合同中,主要運往亞洲。因此,交易者所能做的,實際上不到總供應量的一半。這些合同通常與原油掛鉤。目前,原油價格低于歐洲樞紐的天然氣價格或亞洲的液化天然氣價格,這意味著各國可能會堅守合約,從而減少了現貨市場的可用性。

3,尋找空隙。要想搞清楚誰會贏得這場貨物戰,第一步是觀察歐洲和亞洲的價格差距。在金融領域,這意味著關注在荷蘭交易的期貨和日韓市場(東北亞的現貨價格)之間的價差。如果你有現貨,你就會把貨物送到你看到的價格最好的地方。

4,價差之外。交易并不完全依賴于價差,真正重要的是貨物抵達歐洲的成本。目前,16美分的期貨溢價,使得購買液化天然氣變得不太可能。除非改變這種情況,否則歐洲不會有太多現貨液化天然氣。

5. 運輸成本。液化天然氣的最佳市場還取決于將貨物運往歐洲或亞洲的成本。例如,如果液化天然氣的運費很高,大西洋液化天然氣將更有可能留在該地區,而不是長途旅行到亞洲。為了避免去年冬天的船只短缺和獲得一艘現貨液化天然氣船的空前成本,交易商今年早些時候一直在預訂船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