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的講話,強調堅持多邊主義,凝聚全球環境治理合力。一年以來,中方在推進生物多樣性多邊進程方面做了哪些努力?開展了哪些多邊對話以推動COP15達成兼具雄心和務實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
崔書紅:謝謝你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推動國際社會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去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第75屆聯大生物多樣性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向世界發出了“春城之邀”。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經驗和理念,提出了扭轉生物多樣性下降趨勢的中國方案,引領了世界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潮流,展示了負責任環境大國的形象,為凝聚各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共識、攜手應對生物多樣性挑戰、推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注入了強大政治動力,引起了國際社會強烈反響。
面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中國始終堅定支持和踐行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
中方為增強政治引領和伙伴關系認同,推動各方關注、支持和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國全面參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加強雙、多邊對話與合作,支持生物多樣性多邊治理體系,與各方一道,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公約》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為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做出積極貢獻,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邁上新的臺階。
當前,我們站在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十字路口。“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下重要戰略規劃文件,作為COP15的重要標志性成果,將對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做出規劃。中方積極參與國際雙多邊磋商,借助中歐、中法、中非、中英、中日韓等既有溝通機制和途徑,積極搭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話橋梁,加強關鍵議題的溝通和交流,推動各方相向而行、求同化異、增進共識,積極促進“框架”制定進程,積極尋求建設性方案,積極踐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