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出臺背景
為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歐盟于2005年起實施
碳排放交易體系(EU-ETS),以“總量控制+排放交易”的方式,強制要求能源密集行業監測和報告其排放量,并按期提交足夠的排放配額。這是全球首個溫室氣體排放配額交易
市場,也是歐盟最主要的
減排政策工具。EU-ETS覆蓋了超過11500家企業的排放,涉及
電力、工業、
航空等多個部門,約占歐盟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40%。
為實現減排目標,EU-ETS的配額總量和配額免費分配基準持續收緊,助推
碳配額價格上漲,引發歐盟境內企業關于其競爭力和碳泄漏的擔憂。
為解決這一
問題,歐盟委員會在2019年底發布的《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中提出,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要求歐盟進口商為其進口商品的含碳量付費,從而減少歐盟境內外企業在碳排放成本上的不對稱,以保護內部企業的競爭力、避免碳泄漏。
在此背景下,歐盟委員會在“Fit for 55”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計劃中,公布了碳邊境調節機制設計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正式啟動相關立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