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張中祥:國際競爭力、煤電退出和碳邊境調節--碳中和目標下的三個關鍵議題

2021-9-21 09:25 來源: 中祥悟譚

導讀: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大國,應進一步強化碳排放承諾以與碳中和目標匹配,制定詳細計劃,并設計相應的政策付諸實際行動,確保各自和全球作為整體實現碳中和目標。

《巴黎協定》確立了全球氣候治理歷史上第一個普遍適用的全球性治理體系,要求所有的締約方都必須提出國家自主貢獻,以實現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并努力限制在1.5℃以內的目標。2018年10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IPCC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指出,當前全球平均溫度相比工業革命前的水平已經上升了1℃,很可能在2030—2052年之間達到溫升1.5℃。這個結論向全球展現了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提醒各國要采取積極務實的措施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根據英國能源與氣候信息組織統計,目前全球已有137個國家承諾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其中124個國家設定到205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根據氣候行動追蹤的數據,這些國家覆蓋了全球7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顯示了全球改善氣候變化的雄心。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在2020年9月也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中國宣布2030年前碳達峰并不令人意外,但中國承諾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出乎國際社會預期。中國主動向世界作出莊嚴承諾,表明中國愿攜手與世界一道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

承諾設立目標只是第一步。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和主要發展中大國,應進一步強化碳排放承諾以與碳中和目標匹配,制定詳細計劃,并設計相應的政策付諸實際行動,確保各自和全球作為整體實現碳中和目標。

1234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