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了解森林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生態環境的貢獻,熟悉全省林業
碳中和的能力和潛力,省林草局9月13日組織舉行全省林業碳中和培訓班,邀請中國林業科學研究專家對系統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記者從培訓班上獲悉,全省森林系統除涵養水源功能、保育土壤功能外,還在固碳釋氧功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據測算,我省森林年固碳量達1938.55萬噸。林業是減緩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和重要手段,與工業
減排相比,投資少、代價低,具有經濟可行性和現實操作性。
培訓班上,專家系統講解了
遼寧實現碳中和的現實環境、優勢條件和前沿科技,并對未來遼寧如何發揮林業優勢助力碳中和給出建議。
據介紹,我省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濕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全省森林、濕地、草地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總價值量為7345.25億元/年。其中,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量為5213.50億元/年,每公頃價值量為8.72萬元/年。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比2011年增長了28.65%,是全省活立木價值的2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