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完成首宗海洋碳匯交易

2021-9-13 10:05 來源: 福建日報 |作者: 廖麗萍

作為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12日完成首宗海洋碳匯交易——泉州洛陽江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2000噸海洋碳匯,12日在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海洋碳匯交易平臺順利成交。

泉州洛陽江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涉及清除入侵生物物種后紅樹林的再造,因此兼具固碳、生物多樣性保護、凈化環境和延緩淤積等綜合生態環保意義,凸顯了生態增匯、綜合生態服務功能與社區經濟聯動發展的示范效應。

“作為我省首宗海洋碳匯交易項目,該項目的成功交易開啟了藍碳交易福建篇章。”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連煒表示,該宗交易實現了紅樹林碳匯功能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同增效、紅樹林保護與周邊社區生態建設協同發展的兩大目標,標志著廈門市在海洋碳匯方法學開發、海洋碳匯交易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是廈門創新陸海聯動增匯新模式、搶占海洋碳匯制高點的實質性突破。

泉州洛陽江紅樹林生態修復項目的碳匯測算是依據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委托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陳鷺真等開發的紅樹林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測算的,該方法學基于科研團隊二十余年的科學研究基礎,采用了更符合我國濱海濕地特點的測算參數,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紅樹林海洋碳匯方法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市場導向價值。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庫,人類活動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以碳計約為55億噸,其中海洋吸收了人類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誰能率先在藍碳領域邁出步伐,誰就將搶占碳中和的下一個風口。

今年7月,廈門產權交易中心成立全國首個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與國內海洋碳匯領域的院士團隊合作,有序開發海洋碳匯方法學體系,創新開展海洋碳匯交易。圍繞要素集聚,海洋碳匯交易服務平臺通過金融賦能推動落地應用,創新開展藍碳交易,實踐開發藍碳投融資產品,爭取打造加快實現雙碳目標的新平臺、新機制。

據了解,多年來廈門在綠色低碳產業發展、財政金融政策創新方面先行先試,在全國碳中和領域創造了多個第一:發起設立全國首個綠碳財政金融服務聯盟,設立全國首個碳中和集成服務平臺;設立全國首個“藍碳基金”,用于引導企業與個人踐行碳減排,推動海洋經濟發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