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18個新職業信息中的一個。
新職業與當前各地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密切相關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
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這一重要宣示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畫了宏偉藍圖。
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 。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2035年遠景目標包括,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優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4.1%,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可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企業亟需掌握相關碳排放技術、熟悉政策標準,能勝任碳排放規劃、核算、核查和評估工作的技術人員,從而催生了碳排放管理員新職業。崗位具體職責是什么?
碳排放管理員主要是從事企事業單位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檢測,統計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詢等工作的人員。其主要任務包括,監測企事業單位碳排放現狀,統計核算企事業單位碳排放數據,購買、出售、抵押企事業單位碳
排放權等。
有專家表示,“今后5年,工業領域的綠色供應鏈、建筑領域的綠色建筑等都大有文章可做,各地要認識到降碳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增強綠色低碳發展的本領。”
碳排放管理是一個技術性、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需要掌握相關碳排放技術。碳排放管理員這個新職業將在碳排放資產管理、交易等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有效推動溫室氣體
減排,為我國降碳工作發揮積極作用。
除了碳排放管理員,這次發布的新職業信息還包括:二手車經紀人、汽車救援員、調飲師、食品安全管理師、服務機器人應用技術員、電子數據取證分析師、職業培訓師、密碼技術應用員、建筑幕墻設計師、管廊運維員、酒體設計師、智能硬件裝調員、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
這是自2015年版《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第四批新職業,是三部門按照“緊跟新技術、新職業發展變化,建立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加快職業標準開發工作”要求,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職業分類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面向社會持續公開征集新職業信息,經專家評估論證、書面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意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等程序,遴選確定的18個新職業信息。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共識。2020年9月中國向全球宣誓,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排放權交易作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其價值作用日益凸顯,中國全國統一
碳市場也加速推進,并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在發電行業率先啟動碳排放權交易。
首批納入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共2162家,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根據相關安排,“十四五”期間
石化、
化工、
建材、
鋼鐵、
有色、
造紙、
航空等高排放行業也將陸續納入全國碳市場,到“十四五”末,一個交易額有望超千億的全球最大碳市場將在中國建成。
碳排放權因為其稀缺性而形成一定的市場價格,具有一定的財產屬性,在碳約束時代,逐漸成為企業繼現金資產、實物資產和無形資產后又一新型資產類型——碳資產。對重點排放單位來說,
碳資產管理得當,可以減少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可持續發展競爭力并增加盈利,管理不當,則可能造成碳資產流失,增加運營成本,降低市場競爭力,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對投資機構來說,碳市場已然成為資本博弈的新領域,各類
碳金融產品和工具不斷探索創新。在這一背景下,培養一批了解碳市場相關政策、掌握碳排放核算核查技術和碳市場交易規則的碳排放管理人才對控排主體實現碳資產的保值增值意義重大,也將對投資機構參與碳市場產生重要加持作用。鑒于此,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委托,
北京綠色交易所聯合中國碳排放交易網組織開展碳資產管理培訓課程。
一、培訓特色
“碳資產管理”培訓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全程指導和監督。完成培訓并考核合格的學員將獲得國家人社部頒發的“碳資產管理”培訓證書,學員可登錄國家人社部官方網站查詢證書信息。此外,還將獲得“碳排放管理人員培訓結業證書”,該證書由北京綠色交易所頒發、認可并備案,持證人員可獲得北京綠色交易所相關信息資訊和業務咨詢等服務,并獲得
碳交易崗位優先推薦的機會。
二、培訓對象
1.2013-2019任一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發電行業/自備電廠碳排放管理人員;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即將納入碳排放管控行業相關單位能源管理人員;
2.從事碳資產開發咨詢服務機構、溫室氣體排放
第三方審核機構以及
節能服務公司相關人員;
3.各級政府、相關機構從事應對氣候變化管理工作人員;
4.其他關注碳達峰、碳中和,有志參與中國碳市場交易的人士。
三、培訓內容
模塊一 :碳達峰、碳中和與碳交易
1.碳達峰、碳中和及其實現路徑
2.碳交易機制原理與核心要素
3.中國區域碳市場政策及運行
4.中國全國碳市場建設進程
5.《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解讀
6.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規則解讀
模塊二:配額碳資產
1.碳排放配額核定、分配與履約
2.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體系及核算基本方法
3.重點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解析
4.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標準、流程及企業核查應對
模塊三:信用碳資產
1.信用碳資產概論
模塊四:碳資產管理策略與實踐
1.企業碳資產管理體系建設
2.碳市場投資與金融操作
4.碳排放數據的信息化管理及應用
模塊五:碳交易模擬
四、培訓講師
國內碳交易體系的設計者;國內外碳市場研究機構、碳資產管理服務機構、第三方審核
認證機構、碳金融產品創新與投資機構的資深專家以及國內重點排放單位的碳交易專員;北京綠色交易所一線業務專家。
五、組織機構
指導單位: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
主辦單位:
北京綠色交易所
協辦單位:
中國碳排放交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