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日前指出碳
減排優劣順序應該依次為:
節能提效、降低
碳排放強度、增加低碳能源和減少高碳能源、通過植樹造林強化自然
碳匯,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CCUS)。超前部署高效CCUS、二氧化碳制烯烴等技術,難度高、投資大,現階段干不起且解決不了根本
問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白泉指出,節能是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的最主要途徑,發達國家人均能源消費已達峰值,并通過強化節能逐步下降。謝克昌院士提出我國還面臨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現實,我國單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5倍。“若能達到世界平均,每年可少用13億噸標準煤、減排34億噸二氧化碳,約占2020年碳排放總量的1/3。因此,相比拓展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途徑,節能提效才是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的第一優選。”